“扶”与“不扶”的背后

2021-11-20 03:36孙殿镔
江西教育A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视频簸箕扫帚

孙殿镔

上课时分,一小学教室门边上,一把扫帚一个簸箕倒在地上,孩子们陆续走进来。他们对此会有何反应呢?

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好几个孩子从扫帚、簸箕前经过:有的直接无视,径直走过;有的绕过去放下水杯,再绕回去;有的踮起脚小心翼翼地迈过;有的直接阔步跨越;有的踩到扫帚、碰到簸箕,依然只顾自己放书包、回座位;有的把扫帚、簸箕随意踢到一边,看都不看一眼……好在,最后有一个男孩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见到扫帚和簸箕,俯身拿起,径直走向放工具的地方。

近日,看到这样一个实录小视频,心里有些沉重。

前几个孩子的表现让人失望,他们也许觉得倒在地上的扫帚、簸箕和自己无关;有的或许开始有拿起来的念头,最后却还是忙着学习去了;有的可能认为碰倒扫帚和簸箕的人应该负责,采取观望态度……这些表现均折射出学生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劳动习惯的缺失。由此可推想,他们在家里也可能被溺爱,很少参与家务劳动,出现问题习惯于等待家长解决,而不是自己主动去解决。好些家长将这样的溺爱等同于真爱,却没想到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细思之,“不扶”的背后还藏着自私、冷漠和感恩之心的缺失。一女生从扫帚、簸箕前绕过,在摘下背着的杯子时遇到了麻烦,老师帮她将杯子带子提起来,她才得以将杯子放下。老师的关爱并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其实可以马上做一件事回报老师,她又从扫帚和簸箕边轻巧地绕过。有的孩子踩到、碰到扫帚和簸箕,不仅不拿起来,反而认为它们挡了自己的路。这些现象都令人担忧和痛心。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后患无穷。

再看最后“出场”的孩子——他让我的心情重新好起来:在拿起扫帚和簸箕时,他的杯子掉到地上;他捡起杯子时,扫帚又倒了,他又去扶起扫帚……他不嫌麻烦,拿起扫帚和簸箕,通过课桌间狭窄的通道,走向放工具的地方。在这一切的行动中,他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笑。他进教室时蹦蹦跳跳的脚步就显现出他的阳光;见到地上的扫帚和簸箕时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行动是那么及时自然;扶起、前行遇到些小麻烦,不退却、不泄气、不抱怨,坚持將做好事进行到底。我感觉到的,是他背后有一个积极、快乐、充满正能量的家庭,他父母或许有意识地培养了他的劳动习惯、责任意识和感恩之心,或平日里以身作则。孩子以身边人为榜样,才有了热爱劳动、阳光、坚韧和善良的品格。

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更主要的责任在家庭。而只有家校社三方通力合作,将各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实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要将德育置于首位;此外,我国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高瞻远瞩,意义重大。有教育专家指出,青少年要想具备真正的意志力,积极参加劳动,特别是拥有一定强度劳动的经历和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年来,青少年因无法承受各种压力导致各种意外时有发生,而劳动教育缺乏造成意志力薄弱是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德育方面,而且会影响青少年综合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

透过一个小视频,我们可以发现,“扶”与“不扶”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希望家庭、学校、社会,能用有力的大手“扶起”孩子的今天和明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明小学)

猜你喜欢
小视频簸箕扫帚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女巫的扫帚》
一切交给扫帚
寻找魔法扫帚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Reverse Slow — Video, Live Photo, Gif Editor
抢扫帚
不倒翁扫帚簸箕
挖出微信里的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