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生涯规划课,帮农村中学生规划人生发展

2021-11-22 02:41郭文章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涯中学生规划

郭文章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学 甘肃 庆阳 74451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强调,基础教育应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人生方向和职业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农村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存在着“学习无动力、升学无厚望、生涯无规划、发展无方向、职业无追求”的现象,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

1.农村中学生职业生涯现实问题

1.1 农村中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农村高中阶段讲好生涯规划课,是为了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其对未来的人生有明确的地位。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经非常鲜明,他们只关注于现在,很少思考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以及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特别是农村院校的学生,思维还无法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发达城市院校的学生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调查,只有1/3的学生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意义,也不知道自己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应该从事哪一行业。

1.2 学校缺乏专业教师,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职业生涯规划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有其内在规律的课程。只有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才能够准确掌握课程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有效的指导。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职业生涯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虽说部分学校已经开展生涯规划课,但大部分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或教学行政人员代课,缺乏专业性、实效性,课程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2.高中三年生涯规划行动策略

2.1 高一年级:自我认识,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人生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别人的经验可以有所参照,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条道路,就会阻碍我们的发展。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课,首先要他们明确未来的规划应该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正确认识自我,解决“我是谁”的问题。现时代和上一辈不同,很多学生都怕入错行,在校期间缺乏正确指导变得盲目,因此,在开展生涯规划课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认真思考,认识自我,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人生历程,明确人生方向,随之做好贴合自己人生规划的实际行动。

2.2 高二年级:设定目标,解决“去哪里”的问题。农村高中学校开展生涯规划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基本认识,进而帮助农村学生规划人生发展。教师要针对高中三年生涯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行动策略指导。高一主要侧重于自我认识,而高二年级则要设定属于自己的目标,掌握专业信息与高校的招生要求,解决去哪里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符合自己生涯教育的课题,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比如自己的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等,通过短期以及长期规划,给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以及想要读取的大学、专业和未来自己喜欢的事业,慢慢的将自己的生涯规划拓展到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课的主角虽然是学生,但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教师可以不定期与学生进行约谈,记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未来目标,为学生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方案。在听取学生的想法后,适当地为学生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这样为后期的学业规划、长期规划以及人生规划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3 高三年级:行必能至,解决“怎样到”的问题。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要指导学生明确就业,培养出一定的生涯决策力,并付出一系列的行动,促进学生实现生涯目标。可以开展实践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行短暂的工作参观与实习。同时,学校还应引入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根据高中三年不同阶段安排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反馈对症下药,做好个性化的生涯指导,帮农村中学生规划人生发展。此外,还需要安排专业教师针对学生阶段性的成长进行评估,分析没有完成目标的原因,邀请家长一同探讨,为更好的地推进生涯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涯规划课开展是否成功,决定着大部分学生能否把握自己人生方向和目标。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现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做好学生多方面的指导,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帮农村中学生规划人生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生涯中学生规划
我的教书生涯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16 Years in the Mines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