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21-11-22 02:41查癸森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用脑心理健康微课

查癸森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在关于微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微课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微课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方式和途径,全面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价值,从而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微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1.微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1.1 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能够坚持落实学生的主导性还有学生的主体性,要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意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情况,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还有能力。所以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来说,把微课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革新,从而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发展。这样也就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所以微课的应用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具有着一致性。

1.2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学生参与和体验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往往都和教学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课堂纪律的情况,所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如果把微课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面会变得更加灵活。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也可以更好的进行互动和探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更有效的预防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1]

2.基于微课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2.1 注重借助微课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将声音、图像还有文字内容进行了整合,这种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那么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为学生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探究欲望,这对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我助人,我快乐》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助人为乐的真实的案例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帮助别人的重要意义,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率。

2.2 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中也会有一些内容让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比较的抽象,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还是一味地进行说教,很多时候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融入一些视频的内容,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进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科学用脑》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科学用脑,教师仅仅给学生列举一些科学用脑的方法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吸收,所以教师可以把方法转化为视频讲述出来,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用脑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科学用脑的方法。[2]

2.3 构建微课评价体系。把微课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让学生心理可以获得健康的发展。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和其他的课程一样,评价环节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实施的课程模式是否有效等等。[3]只有落实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得到完善。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微课评价体系,要确保课程的科学性、教育性还有技术性,能够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几何。这样才能够给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更科学的指导,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建议,进一步完善微课,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微课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形式化,注重对优秀微课的推广,将微课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能够构建微课评价体系,加强微课对学习的引导与监督。希望本文的阐释能够给一线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一些启发。

猜你喜欢
用脑心理健康微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近视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什么是用脑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