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题教育的研究

2021-11-22 02:41钟永存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爱国法治道德

钟永存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12)

1.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题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接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进阶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三观开始逐步养成,所以教师要在这个时期积极的去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之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将渗透爱国主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明白自己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份子,也理应为中国的建设出一分力,从而为学生树立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爱国主题教育也可以改善传统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愿意自主的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整体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题教育的具体策略

2.1 精选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途径最主要还是通过教材。所以,教师在精选教材内容的时候,如果要渗透爱国主题教育,就必须要去选一些有关于国家发展的一些话题来供学生们学习。在课堂上也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国家的美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1]例如:教师在渗透爱国主题教育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八上教材第八课内容“国家利益至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渗透爱国主题教育最适合不过,巩固学生在这节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之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国家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要为社会贡献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励学生进行学习,为学生以后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借助信息化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信息化教育是社会发展时代下的产物,教师通过信息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如果教师在信息课堂教育背景下融入爱国主题教育,就会使学生抽象的国家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去正确的认识国家,帮助学生学到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进一步践行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2]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班级上的多媒体资源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搜索到有关于这节课内容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能够具体的认识到总体国家安全这一重要内容,而且信息化的教育是绘声绘色的,其中一些爱国主题元素如歌曲、视频,能够渲染课堂上的气氛。学生被课堂上的音乐气氛所感染,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心底萌生爱国意识,提高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也让爱国之芽在学生的心里慢慢萌发。

2.3 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发展时期,对于参加活动有着踊跃的心理,教师可以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发展特征,为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展开活动,改善传统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自主地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在主题活动当中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国家正在日益强大,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3]例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老师在活动展开之前,要搜集一些代表国家历史的东西,比如粮票等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活动讨论学生现在的生活相比以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次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发展的迅速以及觉得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自己要努力学习来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开始自主的关心国家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的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

3.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习到最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把爱国主题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应该精选教材上的内容,融入教材当中的爱国元素,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之情;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上的多媒体资源来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感染学生的爱国情绪;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爱国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到国家发展的迅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爱国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爱国学·晒佳作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爱国学·晒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