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探究

2021-11-22 02:41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主旨微课

李 斌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初中语文课程相比较于小学来说,已经有了难度的提高,为了保证初中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微课加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来帮助学生们记忆学习中的困难点,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所以,对于教师如何掌握和运用有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1.微课的内涵

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它不光包含教学的课件,也包含了教学中所需要的练习题等,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微课这个整体。微课时间较短,所以每节微课都建议以单一的知识点为重点,每个视频的长度都控制在五到八分钟左右。微课可以利用视频提炼知识点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知识点。微课的资源也比较丰富,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教师们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微课的主题非常明确、内容精简,适合对某一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策略

2.1 细读课文。在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经常会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年龄等方面的限制会让学生们难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或者是对文章的内容有理解的偏差。如果能将微课加入到学习课文当中来,就能够让学生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整篇文章,教师也可以就微课视频对文章中的困难点进行主要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很多语文课文过程当中,由于学生的自身经历不足以及年龄的限制,学生们在学习《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没有办法体会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也没有办法对安塞腰鼓的场景进行想象,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较差。如果能够将微课融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利用微视频看到安塞腰鼓的风采,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魅力,就能够很清楚的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2.2 解决初中语文课上的困难点。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语法、词语等困难点,这也是初中生学习过程当中学习重点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互动,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利用微课让学生们对文章有一个自己的了解,使其能够理解文章。教师在准备微课视频是一定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接受方式和课文中的难点来进行巧妙的提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进行回答问题,让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们多方位展示苏州园林的各种奇观异景,微视频的方式可以更加之间的看到苏州园林的一草一木和壮观的奇特景象,让学生们利用微视频可以清晰的看到苏州园林的真实模样,并且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就身处在这个园林当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赞美,这样可以更加深刻的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意义,还能锻炼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学会抓住课文主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经常因为自身理解不足以及阅历不足,所以没有办法很快找到文章的主旨,通读全文之后也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们观看一些能够代表文中意思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文章主旨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们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学到文章的主旨,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总结和提炼,久而久之也能够让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丑小鸭》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播放关于丑小鸭的动画内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以及视频,动画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丑小鸭当时的无助,并且能够让同学们感同身受,从而提高他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总结

微课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课一直以短小精简为特点辅助初中语文教学,也对初中语文教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点进行教学不光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微课还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质量,运用这种新型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变得更加有趣,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利用微主旨微课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主旨演讲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搭便车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