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2021-11-22 02:41杨梦蝶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左传微课

杨梦蝶

(浙江省诸暨市浬浦中学 浙江 诸暨 31182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产物。微课具有简短精悍的特点,一般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对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课堂应用微课开展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1.课前导入,激活兴趣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许多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语文水平难以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僵硬。为了促进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探究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创设课前导入,丰富教学形式,以激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开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微课。在微课中有一部分视频是教师从《水浒传》电视剧中专门截取的、与文章内容相对应的片段。由于是视频情境,在课堂导入中,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动态的画面和声音吸引了过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这一片段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要求:认真观看视频,将视频与文章对比,说一说有哪些异同。在微课视频的吸引以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被激发了探究欲望,于是积极的阅读了文章内容,尝试寻找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像有的学生发现在电视剧片段中还有林娘子自杀的场景,但是在文章中却没有这一部分的描写。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为之后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利用微课创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研究中,最终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1]

2.课中探究,巩固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难点知识,学生受到学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遭受打击,学生在学习时热情会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应用微课进行重点教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以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左传》语言特点的了解。单从这篇文章中,学生可以总结出语言特点,但这不一定是《左传》的语言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本课教学时,就利用微课设计了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在微课中教师利用列表的方式对比了《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郑伯克段于鄢》三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通过对比使学生清晰明了的发现了《左传》的语言特色,像对于人物的刻画比较饱满,非常立体;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最开始的时候忽视烛之武,在后面需要烛之武的时候,也能够放下颜面,恳求烛之武等等。另外《左传》中还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些都是《左传》的语言特色。教师结合教材难点,设计针对性微课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了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进而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3.课后复习,拓展视野

所谓“温故而知新。”复习有助于学生扎实基础,也有助于学生产生新的感悟与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时,教师也可以应用微课进行引导。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知。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哈姆雷特(节选)》之后,教师还设计了微课引导学生复习。在微课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了《哈姆雷特》整本书,从哈姆雷特回国奔丧一直到哈姆雷特的死亡。另外教师还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就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像对于父母、对于爱情的忠贞与执着;对于报仇的不择手段与冷漠等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就这本书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使学生对莎士比亚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一拓展延伸,学生对《哈姆雷特》这本书有了全面的认知,对于哈姆雷特也有了立体的认知。另外教师对于整本书的介绍,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创设微课引导学生复习,在拓展延伸中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促进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进而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2]

综上所述,本文从激活兴趣、巩固难点和拓展视野三个方面,就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微课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深入的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因此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让微课扎根于高中语文课堂中,以促进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左传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