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021-11-22 02:41王耀辉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篇文章文章

王耀辉

(安徽省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兴趣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们的天性也是比较活泼开朗,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们对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文章常常会失去探索阅读的兴趣。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对于理解这种篇幅较难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这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十来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所以这样就会对学生们之后的语文水平有所影响。

1.从内容理解出发设计学习单

语文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立足于阅读之上的,无论学生需要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还是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都和阅读有着很深的联系。所以教师们应该注重学生们在语文中的篇幅阅读,而学习单则是帮助学生们能够很好理解文章的一大利器。学习单就是立足于文章的内容,然后将核心要素精炼出来,并延伸出相关的问题和探索,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对文章内容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并率先能够从内容理解出发设计学习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例如,当教师教学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大禹治水》一课时,这篇文章内容篇幅较长,讲的也是具有神话色彩。教师就可以设计学习单,[1]包含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大禹,时间是古代,地点是黄河流域,事件是治水,再加上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结果等等构成一张学习单,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了,学生们脑海中也能形成这样的思维线索,对于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也是有着很大的裨益的。

2.从问题出发设计学习单

在小学阶段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认为只需要灌输式的教学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小学时期学生们处于智力的发育阶段,探索的思维会逐渐开始萌芽,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培养学生们思考的能力,那么对于之后的语文学习以及自身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教师可以从书本中的问题出发设计学习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语文综合水平,也能在问题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这一方面,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学习单这一方法。

例如,当教师讲授二年级内容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根据问题来设计学习单:第一个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第二个问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设计这两个问题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有针对性,更好地去理解和阅读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们读完文章后自己总结归纳,梳理整个文章的脉络结构,这对于自身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更能不断促进学习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效率。

3.从文章主题来设计学习单

一篇文章的主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篇文章所要告诉学生们的道理以及要传达的某种思想,这往往是文章深层次中的含义,许多学生阅读了很多书籍。但是语文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都是浅读文章,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文章的内涵,没有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这就会导致学生们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对于自身语文水平的提升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文章主题出发设计学习单,帮助学生们去更好地理解思想和要表达的观点,这对于之后的语文教学也会有大大的帮助。

例如,当教师讲到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中《寒号鸟》这篇课文时,就不要简单的当作一个民间故事讲述给学生们,[2]应该从文章主题来设计学习单,帮助学生们从文章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设计学习单:“(1)本文中的寒号鸟住在哪里?它每天都在做什么?(2)喜鹊住在哪儿?它一天中都在干什么?(3)从这篇文章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以及部分含义来引导学生们回答,帮助学生们去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学生们交流完各自的收获,就可以用在学习单中列出其准确的主题,就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学习单就能帮助学生们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能很好、很方便地去回顾理解课文,这样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更能不断促进学习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创设出学习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继而有效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篇文章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浅谈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有效作文贵在积累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