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1-11-22 02:41黄晶晶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课前预习课文

黄晶晶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三小学 广东 广州 510800)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部编版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呈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教科书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须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小学语文中年段教材每一课的课后练习充分反映了每一课文的重点语文要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双线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充分解读课后练习并加以有效利用,明晰语文要素,落实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小学语文中年段教材课后练习的编排特点

1.1 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中年段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非常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迅速地掌握同类型题目的解决办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会及时总结,还能够启发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中年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主要集中体现在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渗透。

如四年级上册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后练习第2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这一道课后练习重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理解文本。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该写作方法把事情写清楚,提升写作水平。课文阅读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年段课后练习对阅读方法的引导和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减轻阅读的阻碍,提高阅读的兴趣,为学好语文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1.2 一题多用,训练点多元化。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小学中年段的语文课后练习题中,一道题目就涉及到了不同的知识点和训练点,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课后练习题,一题多用,抓住不同的训练点,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

如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后练习第二题“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这一道练习题出示了课文中关于赵州桥的四个关键词,朗读题目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课文的词语,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认识赵州桥。在介绍赵州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一道练习题包含了多个训练点,教学过程中可以一题多用,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

1.3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密不可分。“教什么”、“怎么教”一直都是日常教学过程的一大难点,而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众所周知,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整个课堂的有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后练习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进而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课后练习讲解课文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相互渗透,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

2.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

新课标倡导“以学定教”,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已教的知识”。学生是否有很好的预习决定了课堂学习效果的是否高效。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为完成学习目标进行必要的学习知识的储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中年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大部分都是紧扣本课学习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教师应该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中年段教材的课后练习的难度是梯度性呈现的,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单元、不同课文的题目都是具有梯度性的。教师执教前,要先具体分析本学期课后练习的整体布局和梯度性,把握好每一课课后练习不同题目之间的重难点,以及每一道课后练习的目标指向,指导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并结合课文文本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白本课具体“学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高效的课前预习,也能进一步促进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中年段教材的课后练习第一题基本都是朗读课文,重点篇目会增加具体的朗读要求和背诵要求,主要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根据课后练习题明确具体的朗读要求和任务,有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结合本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计预习单。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后练习第一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这道练习题按以下步骤进行预习。第一步:先把课文标记好段落,把课文出现的生字词圈画出来,并标注拼音。第二步:朗读课文两到三遍,把课文大概读通顺,初步尝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圈画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先试着思考大概什么意思。第四步:尝试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试着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在不会读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五步:尝试背诵第1-3自然段。

中年段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其明确细化朗读的要求和设立循序渐进的目标,学生才不会泛泛而读。学生只有把课文读好了,才能为课前预习文本和预习其他的课后练习奠定基础,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学生依托课后练习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为真正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而学生对此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也能够锻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前预习阶段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更加专心致志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必然会更加高效。

3.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要以启发诱导为主,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的掌握情况,以课后练习为问题导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课后练习照搬过来询问学生,应该结合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将课后练习适当地调整设计成本班学生比较能够接受、容易理解和思考的易操作的问题,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体验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乐趣,保持课堂学习的热情。如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么样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梳理事情的发展脉络,最后结合其他文章进行迁移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分析课后练习目标指向的语文要素,结合课文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以课后练习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依托和重点,能够跟学生的课前预习相接驳,不仅可以反向加强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自觉性,还能避免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偏离,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4.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巩固

中年段学生能初步对知识进行梳理,但还缺乏系统性,加强课后的复习巩固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合。但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巩固,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准课后巩固的切入点。由于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一定程度反映了本课的语文要素和学习目标,因此课后练习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教师要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依托,抓住课后巩固的主线,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巩固。

如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练习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第二题: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第三题: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虽然课后练习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已经有所涉及,但不同学生对不同题目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课后巩固的时候,应该以课后练习为主要抓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课后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接着根据第二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西沙群岛,概括大意。最后根据课文插图,迁移应用,用本课写景的方法进行写景的小练笔,巩固所学。学生通过依托教材课后练习进行课后巩固,对课文相关的知识会进行重新的梳理与整合,对课文内容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课堂学习的知识也会更加的扎实和牢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课后巩固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宝库”,其中蕴含着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挖掘其中的语文要素和语言训练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课前预习课文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端午节的来历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背课文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