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研究

2021-11-22 03:30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战术排球战术

李 顺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40)

在当今排球运动训练或比赛中,通过科学的训练和营养膳食的调理,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越来越强,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机能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各球队和各运动员在排球技战术方面也实力相当,因此,心理素质竞争就成为各球队和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重要较量。无论是身体机能或者技战术的运用,都需要排球运动员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激烈的比赛中,排球运动员倘若心理素质不过硬,击球动作或是技战术的发挥均会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比赛成绩。若运动员心理素质过硬,敢打敢拼,可能会发挥出超常的实力,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是国家排球运动发展的希望,教练除了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体能和技战术的培养外,也要训练其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训练和比赛中逐渐累积。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其日后在关键比赛中顽强拼搏,取得胜利。

1 心理素质训练概述

心理素质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加以影响,并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练习过程。心理素质训练既是青少年排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竞技排球运动的关键一环。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心理活动变化较大,特别是刚接受排球运动训练的青少年,其心理素质较差,需要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强化。心理素质的强弱关系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在体能、技战术能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理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比赛中,心理素质决定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心理素质过硬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竞技状态达到最佳,技、战术运用合理,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心理素质较弱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竞技状态、体能和技战术的运用会受到影响,容易情绪化,动作变形,最终输掉比赛。

2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

2.1 提升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据了解,一些运动心理学家曾做过心理素质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体育运动比赛中,大部分获胜球队运动员心理素质极佳,这依赖于其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容易在排球训练或比赛时产生心理情绪的波动。如在球队领先或处于优势时,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容易进入亢奋状态,导致身体过于放松,身体一些部位不受控制,加之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影响个人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如球队落后时,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会变得急躁,心理素质不过硬,心理活动水平易受到影响,极易输掉比赛。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身体素质和技战术发挥的基石,在训练或比赛中,教练必须创建实战情境,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从而逐渐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水平,并最终使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控制,达到心理素质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2.2 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控制心理活动的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功”。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入正式比赛前,需要在平时刻苦训练,这些训练包括体能、技战术训练及心理素质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日常大量的对抗训练中,极易消耗体力,这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考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下降时,其心理活动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急躁的情绪,动作变形,影响队友。所以,一些排球教练员往往会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力消耗较大时,对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创建实战情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3 促使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

尽管青少年处于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时期,但学习能力极强,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各方面训练均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排球训练时,需要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排球技战术水平的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排球技战术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集中训练的主要内容,技战术水平支撑着比赛的发挥,也决定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自身实力。但是,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有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表现良好,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往往容易发挥失常,技术动作变形,战术体现不佳,不能体现出运动员的真正实力。因此,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在高压的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

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内容

3.1 身体疲劳状态下的心理训练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充沛,对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往往达不到效果。这是由于其整个身体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即使有外界的一些干扰,也不容易对其产生特别强烈的心理影响。但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呈正比,在青少年身体疲劳的状态下,心理活动水平最易产生变化,此时的心理状态也较难控制。因此,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疲劳时进行心理训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练员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让其进行强度对抗,模拟比赛的真实情境,使其一方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不断对其施压,让其在未踏入比赛场地时感受压力,使其心理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在真正的比赛中,就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压力。

3.2 技术动作中的心理训练

心理活动水平的变化同样影响着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两者也呈现正比的关系。在平时的排球训练中,没有外界高强度的压力,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态放松,不仅能发挥出正常的排球技战术水平,而且也能时常高水平发挥,做出高难度的排球技战术水平。然而,在激烈的比赛中,观众的欢呼声较大,对手的压迫力极强,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不过硬,甚至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技术动作,这种类型的运动员属于训练型,这也充分说明心理素质与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相关性,更加体现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教练员应创建一些高强度的比赛情景,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技战术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3.3 战术演练中的心理训练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水平是排球战术运用的基础,排球战术科学合理的布置和运用决定了比赛的胜负。同时,在排球训练或比赛中,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对排球战术的理解和运用与心理素质正相关。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不高,常常在训练或比赛中忘记战术的运用,无法很好地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最终使整支球队在打法上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最终输掉比赛;而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过硬,能够在高强度的压力下,运用战术得当,保持头脑清醒,很好地完成教练的战术意图,既节省了体力又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高强度训练后,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快要达到极限时,再进行战术打法的演练,使这些战术深入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思想,成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肌肉记忆,从而提升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战术的理解能力。

4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策略

4.1 加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意志训练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处于发育阶段,此时青少年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在大量的日常排球训练中,往往会出现厌烦、焦躁和逆反的心理,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训练。教练是应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克服畏惧的心理。例如,用鼓励的语言激发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向上的斗志,从而使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态发生变化,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4.2 提升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抗压能力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心智不够成熟,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沉着应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若在排球正式比赛中,对手采取激将法,故意激怒,一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情绪,则容易出现急躁等问题。所以,教练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抗压能力。例如,在平时的训练中模拟对手惯用的激将法,缓解其心理紧张情绪;适当创造意外突发事件,传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应对的方法。

猜你喜欢
技战术排球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乒乓球削攻结合打法运动员三段技战术分析模型的建立*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