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嵌融式”教学模式探究①

2021-11-22 04:58王婵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身体素质思政

王婵娟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东阳 32210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渠道,为了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需要立体化、全面化的思政教育。以课程为主渠道,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促进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有利于发挥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和道德素养。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将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和统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内容,而且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教学环节的“浸润”,发挥专业课程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体育课程也应该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体育本体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发挥体育思政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同时,强化学生的政治站位、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1]。因此,通过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嵌融式”教学模式,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和深入嵌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的教学效果。

1 “嵌融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其规定了教学活动中师生“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教学模式在宏观框架上对教学行为、目标、任务、内容等要素进行了规定,确保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操作性和有序性。根据教学模式的定义,从体育课教学的“技战术点”“身体素质锻炼点”“社会与职业能力发展点”“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点”4个点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嵌融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等思政元素,将其称之为体育课程思政“嵌融式”教学模式。

2 “嵌融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教学模式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程序,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也需要依托相应的现实条件。“嵌融式”教学模式依托体育知识技能和思政教育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嵌融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嵌融式”教学模式能提供比较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规定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使得师生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嵌融式”教学模式是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水平提升过程中的产物,是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入融合的结果,其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嵌融式”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变化,体现出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3 体育课程思政“嵌融式”教学模式构建

3.1 体育技战术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嵌融

体育技战术教学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技战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体育技战术教学过程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如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相互尊重、遵守规则等。在体育技战术教学中,教师通过热身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体育学习,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和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这正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技战术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学习瓶颈是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帮助,科学运用各种辅助练习手段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在不断的鼓励和进步中培养他们永不言弃的素养,这也是以后面对现实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比赛中要求参与者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从认识层面以比赛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强化他们执行规则的能力,并且教师还要教会他们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和自己的队友,让他们体会只有充分尊重他人,日后在社会上才能够赢得他们的尊重。体育技战术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课程的开始到课程的结束,体育教师应该强化思政教育意识,根据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时机和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技战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密切联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与三观三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结合起来[2]。

3.2 身体素质锻炼中的思政元素嵌融

大学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形式。从体育教学目标上来看,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是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通过身体素质锻炼来实现。大学体育课堂中的身体素质训练是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考验,其教育功能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在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敢坚毅、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而这些品质恰好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尤其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必要的身体劳动和体育锻炼,所以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受力比较差。而体育课中的身体素质锻炼恰好又能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肌肉力量。因此,每一节体育课中教师都应该安排10~15min的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学生由于体能水平较差,所以会产生不愉快感和疲劳感,容易导致学生放弃练习。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坚持练习,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提高对自身的练习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地设置练习目标和要求,引导每个学生设置符合自身生理条件的练习目标,既要强化身体素质,又具备可操作性。如此一来,不断的身体素质练习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敢拼搏的精神,同时在不同阶段目标要求的引领下,还能够培养学生坚毅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3]。

3.3 社会能力发展中的思政元素嵌融

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会聚集在一起,大家生活习惯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好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需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应的社会能力,而在体育教学中恰恰能够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分组教学和比赛教学等形式,在分组练习中学生需要互帮互助,相互合作和纠正错误动作,在教学交往过程中能够习得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比赛中,也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交往合作,尤其是同队学生之间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处理团队在教学比赛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参与比赛,能够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学生参与比赛的行为。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社会能力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很多思政元素,如社会交往、团队合作、沟通协商、公平竞争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组练习和自主比赛,让他们能够在自主练习中进行合作竞争和开拓创新。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会了学生基本的运球动作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让他们自己探究多种运球动作的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面引导和帮助,所以教师应该从规范行为和评价两个方面促进学生积极性社会行为和能力的发展。

3.4 教学偶发事件中的思政元素嵌融

教学偶发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只要存在课堂教学就会有教学偶发事件。教学偶发事件具有干扰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会影响到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但也需要认识到,教学偶发事件也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尤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更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由于体育教学需要借助一定场地器材,所以更加剧了体育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体育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较多。既有场地器材、天气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偶发事件,也存在师生交往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偶发事件。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是否犯规而产生冲突或矛盾,教师一旦发现冲突应该立即暂停比赛,先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停止任何冲动行为,然后全面了解冲突的起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首先,要给他们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明确打架伤人的法律后果,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然后要让学生明白体育比赛的真谛,让他们知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并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再开始比赛。在这一教学偶发事件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冲突和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一旦发生就应该积极冷静地去应对,而不应该采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同时,要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该勇于承认,并向对方认错,通过比赛中的偶发事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增强学生对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开放的教育观,要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积极地将各种偶尔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融入思政元素,让课堂教学丰富化、多元化和创新化。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身体素质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锻炼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发现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