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艺术生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

2021-11-22 08:12程西永郑凤霞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艺术文化

文/程西永 郑凤霞

艺术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特殊存在”,具有极其鲜明的思想认识、行为特征和性格个性,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实施管理需要适当的方式方法,否则容易适得其反。辅导员作为学生接触最频繁、最知心、最信任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1]。因此,提高艺术生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是做好艺术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艺术生的特点

(一)思想活跃

受文化艺术熏陶和专业训练影响,高校艺术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特别是音乐学等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高校艺术生不拘泥于旧式、俗套,敢于出新,思维灵活、不呆板。但是,部分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往往表现为不服从管理、叛逆、幼稚。在学习和生活中,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脱离实际,逃避现实。部分艺术生理想信念不足,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二)个性鲜明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生个性鲜明,特色突出。受学习环境、成长经历和培养方式的影响,艺术生养成了独特的个性,这对培育文化素养、形成独特艺术特色十分有利。但从学生整体来看,艺术生独特的思想认识、处事风格和行为方式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管理。往往表现为班级宿舍矛盾冲突、互相攀比、恶性竞争等现象。这些个性鲜明的特性给高校艺术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养成独特艺术特性的条件,同时也对艺术生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人文精神

纵观高校艺术生的学习经历,部分艺术生从小就开始艺术专业学习,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训练上,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却有所欠缺。还有部分学生是迫于高考的压力,文化课学习不理想,“半路出家”学习艺术专业。进入大学后,文化课内容进一步加深,加之高校艺术生对文化课缺少重视,逐渐出现了上课迟到、旷课、替课等现象。这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象,很可能导致部分艺术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思想认识不够,缺乏人文精神。

(四)实践能力强,受社会影响深

高校艺术生在参加高考前就已经开始专业训练和学习,往返于学校、家庭、培训机构之间,部分学生就已经开始独自生活。在参加高考专业考试时,一些艺术生需要辗转全国各地参加专业考试,提前接触社会。当进入大学后,部分艺术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养,开始在校外培训机构带班上课。虽然丰富的社会阅历锻炼了艺术生的实践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艺术生们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经济实惠意识越来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拜金主义的形成,致使部分艺术生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五)个人主义强,集体观念弱

受专业训练、学习环境和考核方式的影响,高校艺术生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团队协作能力[2]。长此以往,艺术生类学生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感兴趣,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逐渐成为艺术生的处事标准,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反感情绪、对学校学院集体活动比较冷漠,班级凝聚力、向心力不足,对班级事务不关心、参与度较低,集体观念淡薄。

二、高校艺术生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途径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党委工作的助手、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助手,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主心骨。高校艺术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因此,高校艺术生辅导员工作具有时代性、责任性、特殊性和紧迫性[3]。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受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高校艺术生的思想认识、行为特征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学生的贴心人、知心人、指路人,艺术生辅导员们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学生思想特征,把准新时代艺术生的“脉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高校艺术生辅导员应紧密结合九大职责,适应新时代高校艺术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例如,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部分艺术生毕业时选择成为一名主播或者互联网视频创作者。作为艺术生辅导员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正视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鼓励学生在互联网浪潮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要引导教育学生避免受到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

(二)积极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艺术生接触社会较早、较频繁,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影响更深。艺术生辅导员应通过积极引导,加强思政教育。首先,要督促学生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思想奠基等重任。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引导学生重视“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上课质量,同时确保上课积极性。其次,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作用。利用艺术生社会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寓教于乐,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两课”知识的升华,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管理

高校艺术生个性鲜明、性格迥异,再加上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育形式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差异,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艺术生教育管理的需求,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辅导员应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管理。首先,辅导员应端正思想认识。辅导员是一份良心活、用心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健康成长。其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真正诉求,知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最后,针对每一名学生不同的性格、行为方式和思想认识,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制定相对应的方式教育人、培养人。

(四)提高认识,加强文化素养培育

对于高校艺术生来说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首先,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还有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艺术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技巧,才能更好地演绎、创作出更好地作品。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艺术表达文化,文化衬托艺术。其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文化基础短板,制约了艺术生在专业上的发展。若忽视了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仅从专业技能入手,把一个作品演绎好,那只能是一名艺术工匠,绝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作为艺术生的辅导员,应当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学习对于提升艺术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提高对文化学习的重视,鼓励学生参加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五)持之以恒,加强实践教育

加强实践教育,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帮助艺术生克服对社会理想化、片面化的弱点,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艺术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部分艺术生与社会接触较多,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影响的特点,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育。首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锻炼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将来的社会角色的需求,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不受拜金主义的侵蚀。其次,建立实践备案制度,定期跟踪调查。汇总统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确定联系方式,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对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备案登记,确定责任人,定期与实践地责任人沟通交流,侧面了解学生的状态。辅导员应持之以恒地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猜你喜欢
辅导员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