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背景下审管联动机制及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2021-11-22 14:50李瑞雪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许可权服务局事项

李瑞雪 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

一、引言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此后,“三集中三到位”等形式性集中模式的改革在各地推广开来,但自2015年以来,基于国家层面的支持和鼓励,陆续有省市探索试点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通过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模式实现实质性集中。

二、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探索

2018年,山东省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县两级在2018年底先后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此次改革被视作省域范围内推广的一次重要尝试和探索。各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集中、精简、高效的原则,通过“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了事项“质”的集中,有效解决了材料多、用印繁、费用高、中介杂、审批时间久等制约服务质效的问题,借助事项集中实施的优势,推进了重点领域改革、审批服务流程再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东营市级层面为例,通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优化服务,营造了更为优良的政务服务环境。市级261项行政许可事项,做到了“应放尽放”,覆盖所有县区、开发区。全市78个社区、1 230个村按照“六有一能”标准建成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辐射全部1 710个行政村。事项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后,平均精简审批环节33.82%、申报材料24.43%、办理时限24.69%,推进审批再提速。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免单服务”。在20个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平均压减环节、材料、时间70%以上。重构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办理事项压减30%,申请材料压减50%,全面启动“六简审批”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施工许可证自助打印、立项批复电子证明核发。建立了帮办代办、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好差评”等机制,2020年“好差评”汇聚办件70万条,帮办代办10.3万余人次,非工作时间累计办理事项5 604件,服务5 730人次。

三、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审批监管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以东营市级层面为例,虽然通过签订《划转事项交接备忘录》的方式,划分了行政审批服务局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审管职责边界和分环节承接事项审批分工,明确了审批与监管信息的双向推送联动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待进一步磨合。一是行政审批服务局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山东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仅在市县层面开展,缺少“权责同构”的省级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的事项对应省级31个厅局,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沟通难度比较大,向上请示、协调不对口,向下部署、培训不垂直,影响了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作用的发挥。二是同级审管职责边界划分有待细化。如受专业化条件制约、技术性较强的城乡规划类事项,现场勘验环节技术要求较高的公共安全类事项,以及联审联办类事项,由于职责界定不细致、职能在市县部门间存在交叉等原因,直接影响服务效率。同时,部分职责归属存在争议,如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登记或许可证行为的处理,属于登记机关的自我纠错,还是属于监督管理内容,存在较大争议。三是审管衔接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推送不够实时、高效,个别事项审管脱节。

(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导致部分事项无法全链条承接

以东营市级层面为例,食药类、质监类、卫生类、规划类、交通类、海洋渔业类等专业领域和不可修复领域的事项,需要进行政策风险评估、专家评审、现场勘察。如,从卫生健康部门划转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校验等9项公共卫生类事项,因事关人身健康,行业标准规范多,需要组织现场踏勘、专家论证、技术检测等,专业技术性强,办理程序复杂,审批极为严格,目前仍需要卫生健康部门所属的5个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再如,从市场监管部门划转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8项省委托事项,因检验环境标准高、专业技术性强、工作任务量重,目前仍需要省市场监管局计量院、评审中心、特检集团及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计量所、特监科、特检所、监督科、质量科等9个机构30多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共同办理,还需各类特种设备、专家技术及相关费用作为支撑。再如,从交通运输部门划转的涉路工程建设许可、超限运输行驶公路许可,因事关经济社会高效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投资大、工期要求紧、要素环节复杂,往往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需要多个领域协同开展技术核查。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后,因人员划转力量有限,人力资源配置、专业技术配备受到制约,部分事项无法全链条承接,仍需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助办理。

四、具体建议

(一)完善审管联动机制

一是在权责清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审管职责边界清单,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逐事项厘清职责边界,列明每个部门的责任及惩戒措施,对信息推送共享应用、责任认定追究、现场勘验协作、业务专网使用、专家库和中介库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界定,最大限度防止职能交叉和推诿扯皮。二是进一步完善审管互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工作中的新政策、新要求,协调解决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与“互联网+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对接,逐步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的双向实时自动推送,确保审管衔接及时、高效、便捷,通过审管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依据划转事项运行需求,增加专业人员力量。一是通过行业主管部门转隶亟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调研及沟通协商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水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海洋渔业等部门或领域,划入具备相关经验履历的在编在岗业务人员,尽快解决审批力量不足、专业化欠缺等问题;以此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合理调整人员配置,着力抓好行政监管的有序落实。二是增加人员编制,通过遴选、招录等方式,配足配强技术审查、现场勘查等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三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及市场广泛吸纳行业优秀人才。

2.在单位整体架构内实现人员最优化配置。一是针对部门职能进行精细化分析,按照综合性科室(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等)、业务性科室(政策法规科、业务指导科、网络信息科、审批业务科室等)、监督性科室(机关党委、纪检监察科等)的分类范畴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详细分解各科室职责,由主至次条目式梳理,确保全面不漏项、清晰不存疑。二是借助大数据工具,有效归纳及整合科室职责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倾向,按照专业匹配要求、职业技能标准、脾气性格特征、思想意识状况等多个维度,分科室形成精准定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以东营市级层面为例,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了来自住房城建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地震监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教育、民政、司法、编办、统战、市场监管、商务、水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洋发展和渔业等多个部门单位的事项,涉及领域宽、覆盖面广,对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种类繁多、针对性极强。鉴于以上情况,需要立足科室业务的链条性、协同性或统筹性,合理调配或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室要对现有人力信息进行分析考量,立足专业所属、工作成效、择岗意向等深入分析人岗匹配情况。针对欠缺或薄弱的人才缺口,合理纳入到遴选、招录、优秀人才引进等招财引智计划,尽快选拔补充到位;针对人岗匹配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通过干部交流轮岗等动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3.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创新性和高效性。一是通过培训及开发强化人员专业能力的迭代升级。通过对能力、履历、绩效等个人价值及优势的数据分析和精度评定,运用分类型、分层级、分批次开发及培训的方式,依托多元路径和新媒体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综合性人才补齐短板,提高理解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性人才强化所长,在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二是构筑管理考核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能。借助大数据平台技术,对人才综合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及深度剖析,以确保整体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围绕德、能、勤、绩、廉等五大维度,明确定性、定量考核指标及比例,开展业绩考评(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以及个人贡献度)、能力考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工作效率、工作成绩、团队意识、沟通协调力)、态度考评(纪律考勤、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忠诚担当、责任使命)、潜力考评(创先争优、改革创新、突出贡献、建言献策)、适应性考评(意志力、自信力、挑战耐受力、规划创造力)等五个方面的考评。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同绩效、薪酬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营造公平竞争、充满活力、规范有序、协作共进的工作环境,打造精良专业的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许可权服务局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我国排污许可权交易市场理想模型构建研究
宁夏:信息化支撑推动简政放权
公物特别使用许可的法律规制——以道路停车泊位施划为例
银川继续划转审批事项深化相对集中改革
浅论行政许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