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2021-11-22 14:50张晓媛大同煤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用融资体系

张晓媛 大同煤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发展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容易会使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与其征信体系建设息息相关,征信体系建设之后、征信水平不高等都会制约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长时期处于融资困境之中甚至会导致中小企业破产。由此可见,开展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对于融资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影响尤其如此。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征信体系建设与其融资需求和外部市场环境关系紧密,对外部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且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对于得到相关政策和制度支持的需求程度非常大。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变化,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融资工作,摆脱融资困境,拓宽融资渠道,而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不可控制因素影响,随着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融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分析,开展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研究一方面可以对中小企业市场定位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困境带来应对对策,优化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中小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制约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

我国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社会信用环境仍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而社会信用环境的不成熟导致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环境不成熟,对中小企业征信工作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影响。就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而言,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价值其贷款金额较小、成本较高并且业务量较大,导致不少银行不愿意介入中小企业的征信调查和管理,使得中小企业向银行进行借款变得更困难,即使中小企业能够在银行进行融资,但由于征信水平较低,最终的融资额度相对来说也都偏小。

2.中小企业征信法制建设不完善

法制建设是中小企业征信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征信法制建设不完善,对中小企业缺少失信惩罚机制,因此不足以对中小企业各种失信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缺乏与之相适应征信法制保障,例如当前中小企业间接性的征信渠道又单纯地依赖信用报告的数据资料,而中小企业信息开放和公平使用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不完善,加大了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对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征信法律保障都是不完善的。

3.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专业机构发展

当前国内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分散,缺乏专业性管理。信用中介服务方式采用的都是抵押或者是质押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但是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或者是论证的时间较长,所要经过的环节较多,手续也比较复杂,并且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或论证的费用较高。不仅不利于中小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工作的高校开展,还提高了中小企业开展征信的成本。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并且自身的信用级别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会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而且由于种种困难,中小企业也很难找到信用担保机构。

(二)内部因素

1.轻视信用管理,信用信息不透明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在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上相对滞后,同时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的透明度差,信用管理的工作权责不清晰,这就导致在实施信用管理过程中存在混乱且集权的问题,存在对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规范化的信用系统的重视程度不足,常常是公司内部的相关的信用信息往往只有公司经理或者是相关人员才知晓。中小企业主要开展银行贷款融资模式,但由于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存在信用风险程度高、信用等级偏低等问题,导致融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由于轻视信用管理,信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减弱。

2.经营风险较大,信用风险系数高

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压力巨大,经营风险较大,一旦经营不善很容易出现无法按期偿还账款的风险,导致其信用风险系数高。然而,银行贷款一般要求中小企业有担保,而且要求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信誉水平高、经营较为稳定。因此,有时中小企业一旦出现经营不稳定的问题,则此时从银行贷款也会变的较为困难,部分中小企业会铤而走险虚构征信数据,进一步增大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征信知识的缺乏,对信用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相关经营管理者不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公司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由于信用风险意识薄弱,导致内部管理水平差,内控制度混乱,很有可能会增加中小企业的经营潜在风险。此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不高也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而财务状况是征信评估必须提供的资料,就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系数高。

三、构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外部对策

1.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宏观政策环境

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宏观政策环境,必须从加大对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发,构建信用开放和公平使用信息的环境。政府应积极发挥政策协调功能,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为此,应在政策上和法律上对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相关细则予以明确,有利于中小企业征信政策的落实。同时,还应从法律法规的高度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征信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2.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用积累的能力不足,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征信制度保障,因此,其往往依赖于专业的征信服务机构。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征信服务工作持续发展。例如当前我国征信服务机构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部门或者大中型企业,而针对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征信服务体系虽然已经推出,但仍然满足不了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构建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征信服务机构和服务市场,来为中小企业征信工作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3.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担保机制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对中小企业这类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扶持,应当尽快建立针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能够获取更顺畅的融资信贷担保,不因融资信贷担保问题过度限制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通过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担保机制,可以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用担保进行服务,还能够从专业化视角负责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担保基金的有序运营与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工作的开展效率。

(二)内部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

加强信用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征信工作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中小企业应充分注意公司在信用管理的细节问题,例如,当前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管理制度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可以构建更适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的信用管理体,注重自身信用运行状况的管理,维护好自身的信誉,维持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将外界因素对中小企业信用建设造成的干扰降到最低,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2.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经营能力

中小企业要想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相信用能力,必须要从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着手,从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管理水平、市场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以及信用水平。首先,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全面开展科学化管理工作,提高赢利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其次,中小企业应依法诚信经营,对相关合作者的资信度进行认真的审查,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例如建立起与银行的信息互动机制,包括融资需求以及财务信息等方面的透明度,为后续融资活动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可以概括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层面。并针对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情况分别提出了解决对策。综上所述,必须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服务正常和法律体系,中小企业也要注重自身经营规模、信用能力的增强,那么中小企业在申请融资时就更容易获得批准。■

猜你喜欢
信用融资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融资
融资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5月重要融资事件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