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高校篮球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2021-11-22 15:03李文强常立才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分层篮球

李文强 常立才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传统的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体育老师开展单向教学,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到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篮球教学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师要结合男生、女生存在的身体差异情况,将男生、女生分成两批;同时结合不同篮球技能的学生再次进行分层教学和训练,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有助于提高高校篮球的整体教学水平,改善传统高校篮球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概述分析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能力、智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整体分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优势,根据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手段,“分层教学”可以照顾到基础差的同学,也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步和发展[1]。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根据这一特征划分,尽量不要让学生自动结组,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在这过程中难免受挫或者是讨厌上体育课,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划分小组,之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篮球训练。

二、“分层教学”在高校篮球课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针对性

“分层教学”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对学生的动态、分层引导,将基础能力、各方面情况迥异的学生分开,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具备鲜明的特征,学生的体能、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学生的训练强度、身体基础等都不同,如果体育教师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按照相同的要求来进行篮球训练,很难保证体育训练达到指定的要求。倘若选择统一的训练方式,身体技能好的学生觉得训练强度一般,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有起到作用;而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同学则认为训练强度太过,自己接受不了,强撑着体育锻炼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危害[2]。对此,“分层教学”的使用有很大的必要性,部分体育技能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强度较大的篮球训练,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创造更加优良的成绩。在“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师要适当关心体育技能较差的同学,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难度,让高校篮球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在适度关注下提升自我、强健体魄。

(二)全面性

体育教师采取“分层教学”之后,处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训练,而训练的出发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门设定的,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到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训练,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在“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收获,身体好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也能强健体魄,在训练中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认可。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分层教学”的开展最大程度照顾了高校篮球教学全面性。

(三)互动性

“分层教学”间接的加强教学互动性,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加,让学生的学习情况氛围更和谐。这种沟通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划分层次成为不同的群体,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性交流人数少,针对性交流更好的开展,沟通更有效率,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更直接方便。另一方面加强不同层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体育差的学生有想学习的榜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愿意传授经验,层次不同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的整体素质都会提高。

三、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能力较差

在学生们成长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比较重视学生们的主要科目学习,而对于体育教学不太重视,严重抑制学生们的体育积极性。部分学生们对于一些基础体育项目还不太熟悉,在进入到校园后,大部分学生们都是选择在宿舍刷剧或者打游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在进行篮球体育运动的时候就会比较吃力,这对于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的各项能力差异比较大

高校篮球运动在学生体育教学中不断被普及,高校篮球体育教学课程也成了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体育课程。但是因为部分学生从小对于篮球运动的训练程度较低,再加上不同学生对于篮球的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学生的身体能力和篮球运动的各项能力差异性比较大。另外,大部分的体育老师都是采用同等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们的篮球水平,很容易打消部分学困生的参与积极性[3]。再加上部分学生会习惯性地在篮球体育教学过程中请假或者翘课,不仅耽误整体的教学进度,而且对于学生们的身体能力提高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性。

(三)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高校篮球教学都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从而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甚至大部分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采用年复一年的固定模式,没有什么更新的教学模式,致使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不符合。另外,传统的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老师更有一定的主动权、话语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缺少一定的自主实践性,被动的接受体育老师传输的体育知识,缺少独立思考、独立训练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致使高校学生们对于篮球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降低,在训练和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影响高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四、“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高校篮球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一)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

高校篮球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的学习心态、运动潜力、训练计划等方面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学生们的状况,将其分层为A、B、C……等层次,来采用不同的施教策略和训练方式。

比如:通常A层次的学生们都是老师认为篮球水平比较高、身体素质比较棒的优等学生群体,这一层次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所以,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就可以采用“篮球比赛”的形式,激励优等生群体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提升优等生的篮球能力,增强其对抗的能力,同时还能在比赛过程中培养一定的篮球运动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4]。

对于B层次的学生群体,是稍稍次于A层次的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也算得上中等,而且自身的篮球潜能也是有待进一步激发的,对此,体育老师就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来教学,在高校篮球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给这一层次的学生们进行下达任务,让B层次的学生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过程中,就能加强自身的篮球技能,通过一些跑、跳、投、抢等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训练,提升自身的篮球能力。

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群体,大多数可能是对于篮球运动不太感兴趣,或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的群体,C层次的学生们可能不太会主动参与体育篮球的训练过程,比较被动,而且热情和积极性都不高,那么对于C层次的学生群体,体育老师就可以采用“快乐篮球教学”的方法,通过做一些关于篮球的游戏,来调动C层次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篮球训练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式的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全体学生们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还能增强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主体“分层教学”

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们的性别划分成两个层次;根据学生们的篮球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关于学生的“分层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们的篮球水平、篮球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训练强度、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新的分层教学。比如:有的学生本身的篮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进步,那么就可以将其纳入更高层次的训练,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激发自身的篮球运动潜能。

(三)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高校篮球教学评价,大部分都是根据学生们的日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来进行期末总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忽视学生们对于篮球训练过程的评价,抑制学生们对于篮球运动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且,大部分的体育老师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时候,教学评教标准和评价形式也比较单一、固定,没什么创新,进而限制篮球教学成果的改进情况[5]。所以,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应该分层评价,根据学生们的篮球训练情况来设定不同的评价考核方式,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两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施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从而制定一套多元化、有层次的教学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在制定篮球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多多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增强学生们对于教学评价的认可,确保教学评价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执行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师构建高校篮球课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考虑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能进一步培养高校学生们的个性化体育素质。对此,体育老师要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开展不同程度的“分层教学”,体育教师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训练的方法,重视学生们在篮球训练过程中的态度,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分层篮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街头篮球文化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有些唐突
快乐篮球进山乡
四百秒的体育课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