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2021-11-22 15:03李玮甘肃省康县白杨镇中心小学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子女小学生家长

李玮 甘肃省康县白杨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及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学生道德层面的培养,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难度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偏题、难题逐步从教材上消失。尽管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普遍存在课堂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效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才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发生。那究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教育关注度不够、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落后陈旧、学生的自身原因及班级学习风气等。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梳理汇总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十分重要。从调查问卷来看,涉及到家长对子女教育态度的几个问题中,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度不够,他们只重视结果,很少关注过程。如“你的父母经常陪你完成作业吗?”选“A.经常陪我做作业”的仅为25%;选“B.偶而陪我做作业”的占35%;选“C.很少陪我做作业”的占15%;选“D.从来没有陪我做作业”的高达25%。这个调查结果让人十分吃惊,从平时家长对子女学习关心程度来看,大部分家长都还是比较关心子女学习的,但从学生那里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简言之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加,大部分家长由于多种原因不得不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委托他人,由于平时与子女沟通交流较少,其家庭教育方面十分缺乏。实际教学中,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特别是每天当任课教师为全班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后,为了能够取得家长的配合,总会在第一时间提醒家长要监督子女按时完成,但部分学生的父母均不在身边,看到教师的通知后只能提醒其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监督完成,由于隔代监护问题很多,大部分学生第二天到校后作业仍然没有按时完成。而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各类问题后,为了能够与家长进行沟通总会以电话形式与其取得联系,但其父母不在身边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忽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实际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独特的班级,大部分都特别喜欢学习数学;而教育理念落后,方法陈旧的班级,其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甚至讨厌学习数学。从调查问卷来看,如“你认为你的数学老师是个怎样的人?”选“A.十分严肃,对我们要求太严了”占30%;选“B.有点儿严肃,不敢跟老师说话”占40%;选“C.有时候和我们开开玩笑,我们喜欢”占25%;选“D.平易近人,爱说爱笑,我们特别喜欢”占15%。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学科的喜欢可以归结到对所授学科教师的喜欢。换句话来说,就是小学生总是先喜欢某一位老师,进而才会对他所教授的科目产生兴趣。问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严肃,让学生都有一种惧怕感,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你喜欢数学老师怎样的讲课方式?”选“A.老师讲,我们听”的占20%;选“B.运用多媒体,并组织开展动手操作活动”的占40%;选“C.分小组,引导自主学习”的占40%。喜欢以讲练为主的这20%的学生,应该是成绩优秀且不怎么善于表达的学生,因为他们基础好,反应快,大多知识都是一点就通,一说就懂的。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再所难免,如此优秀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并不多,充其量也就占全班学生总数的15%左右,那么剩下的85%的学生仅靠教师的点拨是很难达成学习目标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方能消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再如“课堂上,当回答问题出错后,你希望老师?”选“A.指出错误,并给予鼓励”的占65%;选“B.指出错误”的占35%;选“C.批评教育”的为0。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或指名完成课堂练习时,都希望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批评,因此教师对学的评价对小学生数学学学兴趣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最后,班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风。班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数学,那班上极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慢慢的在其他学生的影响之下带动着去学习的。良好班风的形成,除了与班主任的管班理念及方法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数学课程标准把握不够深入,习惯性地严格按照教材进行知识的讲授,往往容易把简单的问复杂化,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时,如果仅仅从概念上让学生去判断怎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学生是很难掌握的。而如果把正反比例看得简单一些后,就可以这样去判断,即:先看看给定的两个量有没有关系,这一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如人的年龄和体重及身高等数量就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考虑什么比例都不成。而当两个数量有关系时,再看看它们是加减还是乘除的关系,然后根据“商一定正比例,积一定反比例,和差一定不成比例”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是否成正反比例。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引导家长,让家长关心孩子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1]。首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当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成长了,孩子就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而当家长漠不关心时,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笔者看来,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家长重视与否,孩子能够体会到,当孩子感觉到父母重视自己的学习时,就会发奋努力。日常管理,要在给予口头表扬的同时,适当给予物质的奖励,他们会更加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家长,向这一方面努力。其次,引导家长,不能只关心成绩还要关注孩子情感态度的变化。作为家长,要以身作责说到做到,要把对子女学习教育的关注放在实际行动上。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而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特别是当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强,部分家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对子女的教育监督不能放松。当学生的良好学习惯一旦养成后,学习成绩也就基本稳定了。最后,引导家长,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学习数学对孩子的终身成长是十分有利的,数学当中的统计、统筹、建模、逻辑、空间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家长,不要只看眼前,要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好打算。

2.转变教育方式,运用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否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转变教育方式,努力寻找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手段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

首先,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尽力把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一节数学课能不能让学生感兴趣,其开头很关键。因此,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从一上课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课堂上来。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18%”,然后告诉学生,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常见到这样的数字呢?通过讨论发现,在饮料瓶、衣服标签、食品说明等地方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数字。接着,笔者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等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接着学习新知识,其效果非常好。

其次,吃透教材,用最通俗最容易让人学生接受的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新知探索之前,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学会转变角色,也就是怎样讲能让学生更加清楚更加明白地接受。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时,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和倒数,而教材当中通过画图分析最后才推导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如果按照教材去给学生讲,无论怎么努力,大部学生还是听不懂,但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引导,全班学生应该都能理解。如可以这样来说“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换句话讲,计算分数除法时,就是先把除法改成乘法,然后按照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学生瞬间明白,这比起推理半天的效果要明显得多。至于为什么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以先让学生在学会计算法则的基础之上,再帮助学生理清楚也是可行的。

再次,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变为形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一方面,可以协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0-5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展示生活当中的各种事物,如小动物、花朵、铅笔等,帮助学生认识0-5这几个数字,借助实物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借助播放功能给学生展示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还可以展示一些人物画面,让学生再来数一数。通过展示生活中不同的物体,帮助学生先建立数感,然后再来认识0-5,那整节课就变得有趣多了。

最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2]。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恰了,学生才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老师,正因为喜欢老师,才能进而喜欢他所带的课程。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这样学生才会期待我们的课堂。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那学习起来就会从被动变主动,提高教学效率就轻而易举了。

猜你喜欢
子女小学生家长
Tomb-sweeping Day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教育子女陋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