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视角下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的关系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2021-11-22 15:03郜健广东理工学院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社团资源政府

郜健 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社团是由公民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实施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体育组织。健康中国时代场景下,为更好发挥体育社团的载体优势,提高公共体育产品及服务质量,需要积极调整、优化政府与体育社团的关系,全面增强体育社团的“造血”能力,促进体育社团更好参与公共体育服务。

一、资源依赖视角: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的关系现状解读

资源依赖理论是从自然、开放视角出发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组织的核心诉求是生存,决定组织生存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在持续参与外部互动中,获得生存发展资源。通过对我国体育社团的运行状况、政府培育体育社团案例进行研究,不难看出,我国体育社团对政府呈现极强的非均衡依赖关系,影响了体育社团的发展活力。

(一)体育社团对政府呈现极强的依赖关系

从资源依赖角度看,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呈现非均衡依赖关系,尤其是官办、半官办社团对政府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于体育社团来说,只有处理好自身与政府的关系,获得生存发展的合法性、运行经费等关键资源,才能实现持续、良性发展[1]。第一,体育社团发展资金过多依赖政府支持。无论是官办体育社团,还是民办体育社团,由于缺乏良好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持续、健康的商业模式,多数体育社团不具备财务自给能力,为化解体育社团的生存难题,需要依赖政府资金。第二,体育社团缺少独立性。当前体育政府部门行政力极为强大,甚至主导、引领体育社团发展。因此,体育社团为获取政府机构支持,主动依赖政府,偏离市场与社会需求。第三,对政府的制度资源依赖度高。政府掌握的制度资源决定了体育社团的合法性,也为体育社团开发的产品及服务提供了法律认定。因此,从制度资源角度看,体育社团对政府呈现“高度依赖”的关系。

(二)政府对体育社团的依赖关系相对较弱

随着健康中国不断推进,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急速增加。整体来看,政府与体育社团在体育公共服务中呈现良好的补充关系。但是,从资源依赖角度看,体育社团高度依赖政府资源发展,但政府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体育社团来承担体育服务[2]。一方面,由于体育社团自身运行能力不佳、造血能力不足,难以高质量完成政府购买的体育公共服务,影响了体育社团与政府机构的常态、稳定协作。另一方面,部分官办、半官办体育社团由政府身份的体育协会承办,受“内生同构”因素影响,社团缺乏自主、独立运行的权利。由于政府对体育社团的依赖关系较弱,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与质量,无法满足大众不断增加的体育消费诉求。

二、我国体育社团发展的多元困境解读

在全民健康背景下,体育社团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大众业余生活,传递正确生活理念,充分发挥了自身功能优势。从资源依赖理论看,由于体育社团对政府依赖程度过高,引发了管理效能低下、经营制度缺失及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社团的发展张力与空间。

(一)资金难题:社团经费来源单一,自主经营难度较大

经费作为体育社团独立运行、自主生存的首要条件,目前多数体育社团的经费主要依赖政府拨付、社会赞助和市场化经营来获取。多数体育社团以“公益服务”为宗旨开展经营活动,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付,自身获取经费的能力极其有限,经费来源途径过于单一,影响了体育社团独立生存[3]。其一,体育社团缺乏必要的市场化理念,缺少正常营收的来源。现阶段,多数体育社团仍以“公益服务”“被动服务”为主,对“市场服务”缺乏主动、有效的开发意识。其二,体育社团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过度依赖政府。长期以来,多数体育社团依赖政府拨付资金生存。从资源依赖角度看,多数体育社团对政府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很难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政府展开协作,影响了体育社团的运行发展。其三,体育社团市场经营能力较弱,独立发展的空间相对有限。多数体育社团,尤其是基层社团处于“虚设”状态,缺少专业、专职人员运营,加上缺少市场化的运行体系和完善的经营服务,很难及时、有效获取体育市场信息,无法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及服务,影响了体育社团的运营发展。

(二)制度难题:法律法规存在盲区,独立发展能力不足

制度是推动体育社团规范、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体育社团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关系体育社团有序发展。受管理理念、发展认识等因素影响,多数体育社团仍处于“人治”层面,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自治权,制约了体育社团的运行效率与发展质量[4]。首先,从法律制度看,体育社团缺少明确、完善的法律支持,由于未明确阐释社团的性质、职能,引发社团“身份模糊”问题,难以积极、有效承担体育社团职能。在“政社分开”背景下,体育社团缺少独立、有效的法律地位,仍以“依附”状态开展工作。其次,从治理机制看,体育社团自治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现阶段,多数体育社团尚未形成包含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管理机构,在社团管理方面,缺少明确的运行规范、监督机制,未能以现代法人治理的方式进行社团管理,引发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程序不透明等治理困境。最后,从尚未针对体育社团发展,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由于对体育社团缺乏完整的发展保障机制、必要的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制约了体育社团的独立发展。

(三)发展难题: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专业发展不足

发展能力、发展资源是促进体育社团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充足的发展资源、人才支持及体育产品开发运营等因素对体育社团的专业发展、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专业性不足,损害了大众对体育社团的认同。较强的专业性是体育社团发挥职能优势,实现独立、持续运行的关键要求。受体育社团创新意识不强、人才结构不佳和经营水平较弱等因素影响,无法高质量承担体育社团在助力全民健身中的职责,影响了体育社团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资源整合能力不足,难以促进体育社团独立发展。在“政社分开”背景下,部分体育社团被“强制”剥离政府依赖结构,受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体育社团陷入生存危机。

三、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的优化建议

资源依赖理论为分析我国体育社团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及优化建议提供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架构。从资源依赖理论角度看,政府与体育社团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都不可能拥有承担体育服务供给的全部力量。为更好满足全民健身需求,需要政府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等角度出发,积极构建平等对话关系,坚决、彻底推进“政社分开”,助力体育社团良性发展。

(一)正确认识体育社团职能优势,构建良性发展关系

在推进体育事业治理进程中,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体育社团与政府平等对话关系为支撑,通过正确认识体育社团的职能优势,为体育社团创造独立发展空间,逐渐降低体育社团对政府的生存依赖性,最终推动体育社团与政府向平等对话、有机协作方向发展。首先,要以正确处理“政社关系”为前提,通过明确体育社团职责,赋予其应有的合法地位、主体地位,完善社团治理机制,全面激发体育社团的发展活力。其次,要明确体育社团的职责角色,推动合理分工。体育社团是公共体育产品的提供者、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者,是补充政府体育服务职能的重要社会力量。最后,指导体育社团建立现代治理体系。要帮助、指导体育社团建立科学、完整的监督机制,形成规范、透明的财务机制,提高体育社团的内部治理能力,促使社团健康、良性发展[5]。

(二)积极完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空间

体育社团是连接政府与大众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一方面,要坚持以“政社分开”理念为指引,深化社团自治。通过正视体育社团经营发展的现实困境,设计科学、完善的体育社团制度框架,转变社团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充分破解体育社团的资源困境,全面提升体育社团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以激发体育社团发展活力为导向,为体育社团发展给予合法身份、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等资源支持,全面拓宽体育社团的生存、发展空间[6]。

(三)优化政府职能,提高体育社团发展能力

面对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强政府,弱社团”的现实难题,应通过合理界定政府、体育社团的职责权限,持续优化政府职能,通过为体育社团提供完善支持,全面增强体育社团的市场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7]。一是要注重细化政府相关部门的权责权限,合理、有序剥离政府体育服务职能,确保体育社团有效、有序承接具体公共服务。二是要从体育社团合法性、市场化发展等维度出发,针对体育社团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建立促进体育社团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要简化体育社团审批程序,完善政府购买机制,鼓励体育社团实现差异化发展。三是要提高体育社团的独立性、市场化水平,通过提升体育社团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市场化运行体系,为大众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

四、结语

以往体育社团与政府的非均衡性资源依赖关系影响了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难以满足大众高质量、多样化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面对“健康中国”的时代任务,体育社团与政府要以平等对话、优化协作的新关系为基础,通过完善信息交流体系,加强优势互补,积极释放体育社团发展活力,共同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猜你喜欢
社团资源政府
我给资源分分类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