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推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目标落实

2021-11-22 18:11许春英
名师在线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育生活化核心

许春英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福建莆田 351139)

引 言

日常生活属于教学资源的潜在储备库,通过应用对应的授课策略,可以有效挖掘其中的信息资源,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并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让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教育,达到良好的身心发展效果。因此,研究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有助于落实对应的核心素养要求,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整体授课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概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知体系,使他们将对应的道德品质要求体现在行动中,实现良好的人才培育目标。由于政治内容与生活元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政治引导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核心素养,进一步加深基础认知,避免出现行动偏差。同时,教师结合生活元素进行教学,可以减轻自己的备课负担,扩大基础教学资源应用范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1]。

二、当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便会严重削弱整体教学引导效果,无法使学生融入思政课堂中,也会降低后续的授课质量。此外,核心素养的基础要求与课堂管理效果也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师如果没有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可能会在课堂管控环节遇到问题,导致整体教学效果降低,无法有效讲解相关内容。

(二)内容过于单一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填充不足、整体模式单一的问题。由于政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让他们能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体系,因此授课内容必须激发学生的认同感,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然而,当前单一的授课内容无法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这种问题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导致他们陷入被动的学习困境,进而削弱整体授课效果。

(三)学生自主性没有得到激发

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达到对应的要求,便会引起不良教学问题,影响整体授课质量。同时,很多高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他们在政治课堂上对生活化教学的认同程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针对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2]。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落实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目标

(一)加深学生的政治认同

在应用生活化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让学生对我国实行的主要社会制度及主导思想潮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策略发表看法,使他们形成关注时事的意识,进而有效构建基础学习体系,实现挖掘生活教学资源的目标。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关心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内外防控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差,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如果缺乏了科学精神,学生将无法认知生活中的基础元素倾向,混淆善恶概念,会削弱思想道德的引导效果。对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培育活动的重视,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应用理性思维进行分析与批判,实现良好的引导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升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必要的教育,进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质量[3]。例如,在教学“国家财政”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变化入手,如交通的便捷、木兰溪水质的改善、居民休闲的地方增多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国家分配政策的重要性,让学生科学看待国家分配政策,正确认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使他们能够通过理性思维认识到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进而落实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目标,深化学生对日常活动中经济元素的认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法治教育,让学生明确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认知体系,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网络入手:“互联网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使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也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为我们表达自己意见、观点提供了更多平台。但互联网是不是法外之地?哪些行为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哪些行为是我们应该抵制的?为什么?”学生在思考、辩论中能逐渐增强法治意识。之后,教师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实现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四)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高中生会面临高考,未来将成为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模拟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同时有效落实政治学科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例如,在教学“民主管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或乡村进行调查:“你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或乡村满意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如果你是居委会(村委会)主任,你会怎么做?”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调查任务,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4]。

(五)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目标、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教师应当完善课堂评价流程,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进行评价,使他们对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正向反馈,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结合思想政治的引导,学习相关内容,进而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思想政治的基础体系,能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客观认知,实现良好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培育生活化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