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1-11-22 02:41肖丽华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角形意识素养

肖丽华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砂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需要我们教学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进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这就需要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因为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去主动思考,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的提问,养成喜欢问的良好习惯。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探究数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也不会主动去探究。只有学生主动探究才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不同角度所拍摄的物体照片,让学生猜一下这些物体是什么,利用这种猜一猜的小游戏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答案更是五花八门,而当我告诉学生这些照片都是一个物体的照片,学生非常惊讶的问为什么,然后又不想直接得到答案,都在努力观察并思考,最终发现了是不同角度所拍摄出来的原因。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当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会顺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虽然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深入学习。而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每个学生都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想法,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打破自身思维的束缚,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然也能够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2]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我并没有在课堂上直接讲解三角形理论知识,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在探究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也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了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梯还有桥墩以及房屋支架等,同时还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物体图片插入进了其中,这样以便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探究的时候由于思维不同他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说三角形的在建筑中的运用是为了增加其中的美感,还有的学生说三角形因为只有三条边,所以它的面积小,这样就会节省很多的餐料,而有的学生说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合作互相讨论和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3.注重知识延伸拓展

知识延伸拓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虽然教材中的知识是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仅仅学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积极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产生疑问,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3]比如,在教学《平均数》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当学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之后,我看学生的兴趣挺浓,然后对知识进行了延伸。具体来说,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节知识之后,你能想象一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知识吗?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每天在家里到校园中所用到的时间,这个时候也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路上有时候会堵车所以会用的时间比较多,而大多数时候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这个时候就提出了平均衡量一件事物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见,通过对教材中只是的延伸和拓展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并积极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培养,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角形意识素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三角形,不扭腰
意识不会死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