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

2021-11-22 02:41梁雅坤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识历史探究

梁雅坤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中学 河北 唐山 064000)

引言

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下,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需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发生的历史时间,同时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发生的历史事件展开思考。历史研究本来就是提问活动,遵循的是“问答逻辑”,而非“命题逻辑”,所以想要让学生深度学习历史知识,就需要培养学生提问出问题的能力。以下内容是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探究。

1.结合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课本上有很多内容,但由于历史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是非常遥远的,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知识混乱,理解不够深刻,不能清晰的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以及成因等。这样的情况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就会降低。我们为了能够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学生全面掌握了基础知识之上,再引导学生进行问答。那么如何巩固学生的知识呢,首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等有清楚的了解,其次是通过创设情境,带动学生思考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有画面的内容与历史结合。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新的开始意味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这时候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对这个“新”提出自己的疑问,新在哪,新又意味着什么。事件的发生背后是新的思想、新的阶层、新的政党。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去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我们在课本中提到了陈独秀、胡适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一说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自主探究

课堂中的教学可能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在自主学习阶段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提出疑问知识促进学生形成简单问题意识的开始,提出问题不是最终的目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才是我们需要发展的方向。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将这一课的重点内容设置成为微课,然后教师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都列举出来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提出其他问题,那么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然后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就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前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进行解决,或者是通过课堂的学习解开疑惑,如果通过课堂学习还是没有答案,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一方法中教师要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这样学生会提高自信心。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但是面对教师时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以及他们的所思考的方向都不会深入了解,所以引导学生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3.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小组中的通过可以针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或者一个目标,然后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搜集资料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再利用课余的时间一起讨论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有所增加,学生之间的思维也能够进行交互,推动学生去产生更多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同时,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出问题验证问题。

总结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在学生学习基础之上,通过情景再现、历史故事、课内外材料等帮助学生激发联想和思考,同时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与教师产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己会将自己心中的问题和疑惑等说出来,而班级中的同学能够一起分析来解决问题。其次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课程开展前让学生根据自学材料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更多的见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意识历史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