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

2021-11-22 02:41魏海英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读图导学

魏海英

(西咸黄冈泾河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00)

1.以图导学的教学优势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是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借助图片的生动直观性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清晰的呈现给学生,有效缓解了地理知识的枯燥性,更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习欲望,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其次以图导学模式简化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图片信息能够快速的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第三,以图导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以图导学模式下不仅学会了读图,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借助地理图片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

2.初中地理以图导学的教学策略

2.1 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中。但是传统地理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单向灌输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逐渐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现在将以图导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增强地理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积极的展开思考和探究。比如学习“世界的气候”这课时,老师以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风光,用差异化的风景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时间段有的地域就寒冷刺骨,而有的地域而炎热如火?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接着老师将这些地域缩小至世界气候分布图上,使学生将气候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联系起来,调动起学生对世界气候的浓厚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世界地域分布图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2.2 填图游戏,培养地理空间概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的填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并通过填图游戏逐步建立起空间概念,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比如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充满趣味的“城市对对碰”的填图游戏,要求学生能够将台湾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台湾省的各个城市联系起来,通过抢答的方式将台湾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信息与城市名称一一对应起来,既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同时也在激烈的游戏中学生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状态,使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游戏中凭借空间概念,高效率的完成了有关台湾省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验,同时也在寓教于乐的填图游戏中得到了地理素养的提高。

2.3 读图析图,培养地理思考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地理图片来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地理图片的教学优势,通过启发和引导来使学生去细心的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各种地图,通过读图、分析图来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真正发挥出课堂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展开了更深层次探究。比如“从世界看中国”这章中“疆域”课为例,学生通过“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能够看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上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部分南部地区处于热带,没有地区处于寒带,光热条件非常好,通过“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地图,学生通过地图能够看到中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从“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上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我国相邻哪些国家。在以图导学模式下,使原本枯燥的文字描述与生动直观的地图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去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以及优势拥有了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地理思维能力,构建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总结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使学生在兴趣和求助于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同时也借助识图、析图、填图的地理活动加深了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了学生空间概念和识图能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了知识与地理素养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读图导学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