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视野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2 02:41王嘉俊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质

王嘉俊

(江苏省南通市锡通园区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关乎着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兴盛发展。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情,选择适合小学生体质的运动项目,使小学生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帮助小学生改善自身体质,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促使小学生们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文主要从目前小学生们所存在的体质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体制视野下小学体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和有效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最佳方法。

1.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体制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质提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所谓体质,即人体的质量,它是一个综合指标,还包含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说的是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身心特质,其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身体素质、心理状态、运动能力、发育水平、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们的营养水平得到了改善,身体发育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随之出现的还有小学生身体爆发力不足,肺活量下降、跑步速度家乡、耐力跟不上等体质问题,当前很多小学生都出现了身体肥胖现象,同时还有视力下降趋势,据统计,很多小学生都已经出现了近视或者弱视问题;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异常因素而选择自残、自杀的小学生在全国性自杀自残人数中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同时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心理原因导致辍学的更是大有人在。现在的小学生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们精心呵护的,久而久之就会让这些小学生们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与他人交流、不与他人合作的孤僻性格,严重的缺乏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2.体育教学中提升小学生体质的作用和意义

2.1 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引导小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身的骨骼和软骨组织的健康生长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学科教学,体育教师结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完善自身的肌肉组织结构,促进肌肉的形成,有效提高自身肌肉力量,促进小学生的肌腱增厚,提高小学生肌肉弹性,使小学生们可以变得更加健壮,促使小学生的身高生长,促进身体正常新陈代谢,提高小学生对自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身体灵活性。另外体育教学活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外,小学生们可以充分接触到新鲜空气和阳光紫外线照射,这样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抗病能力以及抗紫外线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室外教学可以加深小学生们与大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流行病的几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帮助小学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的帮助小学生调整心率,强化小学生的呼吸能力,对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2.2 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效引导小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小学生可以在遵守纪律、掌握规则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小学体育课程开展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端正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以此来有效提高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3.基于体质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3.1 创设体育情境,增强体质意识。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学习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体育情境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强化小学生对增强体质的认识。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让小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到体育运动方法,促使小学生们可以掌握到正确且规范的体育动作,从而有效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性,使小学生们可以自主地进行体育运动,强化自身的增强体质意识。例如在进行体育跳远运动内容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相关内容创设一个体育运动情境,以此来让小学生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跳远的正确方式,促使小学生们可以充分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同时找一名小学生配合体育教师进行对话,体育教师说:“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比赛,比赛从这条线跳到那条线,谁赢了,谁就可以充当本节课的体育教师带领着其他同学进行跳远运动。小学生们听懂体育教师这样说,都很积极地想参与进来,在比赛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可以知道小学生的跳远动作:双臂尽量向后摆,将身体的重心下降,然后两腿向下弯曲,两脚向后蹬地,整个身体向前方腾起,落地小腿要向前伸,双臂向后摆。小学生们通过体育教师的详细讲解,以及自己的仔细观察,很快就掌握了跳远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提升了小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2]

3.2 保证运动时间,增加多样性运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小学生们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的教学目的,才可以有效地增强小学生们的体质。另外体育教学中除了传授小学生体育运动技巧,还需要增强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性,是小学生可以更加热爱运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根基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情况,影星要求学生们进行适合的体育锻炼,比如跳绳活动,体育教师可以将跳绳数量来作为衡量标准,要求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跳绳数量才算合格,不合格的小学生需要加强自己的练习次数,以此来提升体育活动在小学生们心中的比例,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体质的健康良好发展。再比如说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基本体育运动,像高抬腿、短跑以及仰卧起坐等练习项目,体育教师通过合理控制小学生的运动时间,来通过这种基本运动练习提升小学生们的耐力、速度以及反应能力等等,使小学生们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可以得到一个均衡发展,从而整体上提高小学生们的身体体质。另外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不同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保证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以此来保证小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比如说足球运动就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肺活量的增加,促进小学生身高的增长,提高小学生耐力;羽毛球运动就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改善自己的心肺功能,增强韧性;而篮球运动则可以提高小学生们的速度、灵敏性以及耐力;立定跳远则可以帮助小学生们锻炼肌肉的耐力,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小学生的体质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体育教师通过科学规划运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项目,来是小学生体质可以得到对大程度提升。[3]

3.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运动热情。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单一性的教学方法通常不太利于激发小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要想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质,就需要体育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充分引导小学生们通过运动来促进自身体质的提升。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运动内容来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或者拓展运动项目,有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们可以在快乐中运动,提升小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效率,促使小学生们有一个强烈的运动参与热情,从而帮助小学生们形成运动习惯。例如在进行飞碟活动时,体育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们进行分组,体育教师负责发号施令,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跑到二十米外绕障碍物一圈然后再进行返回,接着与下一位学生进行背对勾肘,然后依次类推,最后最先组成一个大的飞碟的小组为获胜组。体育教学中通过设计这样一个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使小学生们的手臂和腿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有效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性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学生体质的发展。[4]

3.4 增加体育设施建设,增强体质。小学阶段的体育设施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完善,这样会严重地阻碍小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学习需要增加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完善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加大体育教育投入经费,以此来增加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提供坚实基础,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体质。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监督力度,保证小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安全,对于体育场地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对于体育运动设施需要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以此来有效保证体育设施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丰富性,从而为小学生们增强自身体质提供一个最安全、最完整的运动环境,有效的激发小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4.结语

近年来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质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体质的培养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以及生动有趣的运动内容,来加强小学生的力量训练,引导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全年健康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体质。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