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1-11-22 02:41周文姣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互联网+信息化

周文姣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23)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以及组织结构都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并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实际教学中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念,加强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成长。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进一步就如何以“互联网+”促进学期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开展探究,为不提升教学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1.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教育现状分析

1.1 资源不均衡。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体现在大城市的发展中,因此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园区中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在一些农村或者地处偏远的地区,甚至教学活动中都没有多媒体资源,幼儿的学习只是依赖教师的亲身讲解,更不用说发展本校课程。对于少数欠发达地区来说,信息化建设也只是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因此若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就应该缩短教育之间的差距、缩短区域性的差异,实现资源的均衡发展,让每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能够受益于信息化资源。

1.2 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的缺失。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教师只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是否具有信息化的意识,是否掌握一定信息化的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部分地区由于教师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整个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不用说提高幼儿教学效率。有些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在管理层面上,应该多为幼师提供些培训的机会,或者参加一些探讨交流的活动,从意识形态以及实践技能等方面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2.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1 依托于“互联网+”促进资源均衡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要实现的就是资源上的变革,最大化地缩短不同地区在学前教育阶段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样地,资源上的变革不仅仅包括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也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创新,为幼儿的学习开发更多优质性的资源,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针对优化资源建设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辅助教育[1]。

在开展“互联网+”模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一些基础设备的投放要到位,争取在硬件建设上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多采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活动。多媒体为我们所呈现的是一个更加生动的世界,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在编制幼儿多媒体课程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优质教育。另外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云课堂”教学,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活动能够支持多种信息交互的方式,不论是PC端、手机终端还是平板模式只需通过分享,就能够为幼儿和家长同步数据文件,实现高效的教育。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能根据当地的教学情况多设计一些活动,并通过一些集体备课库、环境创设资料库等多种资源为幼儿教师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减轻备课和制作课件的负担,并提供更多教学思路,尽可能低缩小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3.依托于“互联网+”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将互联网技术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融合就应该为幼儿创设一种更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在此授课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信息化专业能力,才能在推进教学活动数字化的顺利开展[2]。因此在幼师建设中,要强化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课程进行整合的观念,同时让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并通过不断实践推动学前教学的信息化进程。

在加强幼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建设中,首先应能做到精准需求调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培训的内容,让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前应能有效把握幼儿园教师在应用方面的重难点,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另外也要实时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政策。针对初学者、骨干教师以及名师等要开展不同主题性质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的开设积极去引领幼师主动去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要讲究互动性和反思性,通过探讨与反思让教师能够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除了为教师提供一些培训、听讲座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中,管理者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比如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岗位练兵活动或者教育成果评选活动等。在评选的过程中将作品放到公共网络区去接受大众的评判,或者在一些专业性的比赛中接受专家学者的建议,通过不同活动来激发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实践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应提高园长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领导者的领导力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无论是在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的幼儿园都应该强化园长的领导力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4.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学前教育的管理现代化

立足于时代的前沿,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采用创新性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实现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强化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让整个工作更加具有条理性,因此当前的管理工作应更加注重信息化的管理[3]。

首先针对本园的具体教学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完善学前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应能针对信息化建设作出一个整体的规划,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环节为不同的人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家园共育评价体系,线上的评价数据通过后台程序的处理、整理、分析,能够将幼儿园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直观地呈现在教师面前,为当前教学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中的用户管理能够做到教师考勤与请假。同时也能将幼儿的接送模块嵌入其中,进一步优化幼儿个人安全管理机制。另外还可以嵌入幼儿的出勤统计模块,通过生成通勤报表,为教师更加直观、详细地展示幼儿到校的情况。管理软件的使用很好地体现了互联网+技术与管理融合的思想。除了管理教学,还应能提供一些家长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管理平台,及时吸收接纳家长的意见,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当前的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互联网+技术在学前教育中能够有效均衡教育资源,同时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信息专业素养,培养教师使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的意识,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推动下,让实际教学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互联网+信息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