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2021-11-22 02:41祝玉红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家园情绪心理健康

祝玉红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高塘幼儿园 浙江 宁波 3150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是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转变家长理念、促进家园沟通和有效开展教育三个方面,就家园合作视域下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 缺乏重视程度。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一方面,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认知不正确,认为只要不是出现智力障碍等问题,孩子的心理都是健康的;对于幼儿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却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家长没有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更重视的是幼儿在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发展。[1]

1.2 缺乏教育能力。除了缺乏重视程度以外,许多家长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不知道在面对幼儿的不同情绪时应该如何处理。比如有的家长面对哭闹不停的幼儿,会选择给幼儿播放动画片的方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但实际上幼儿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的家长面对幼儿的苦恼会严厉喝止,导致幼儿留下心理阴影,甚至产生自卑等心理,最后会造成幼儿内敛、羞涩的性格。[2]

1..3 缺乏家园合作。虽然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起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意识到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但是却没有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在与家长沟通时,只是简单的提出几句意见,却不关注这一教育是否落到实处。这一问题导致幼儿即便是在幼儿园接受了教育,在家庭中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进而降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3]

2.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 转变家长理念。

(1)开展讲座分享指导,加深健康教育。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引起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呢?教师可以开展或者分享讲座指导,加深健康教育。比如当幼儿有不开心的情绪时,其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这一点遗漏许多知识,进而影响幼儿的学习水平。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引起家长的注意,使家长能够重视起幼儿的情绪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分享,当幼儿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当恐惧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演变成自卑或焦虑;另外还可以举一些实例,使家长正确的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而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4]

(2)录制相关视频,分享教育方法。在引起家长重视之后,教师就需要指导家长,使家长了解正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录制相关教育视频,分享教育方法。因为如果只是纯粹的分享一些理论知识,家长可能很难把握这些方法的本质。例如教师录制了这样的视频:两个幼儿因为玩具的问题出现了矛盾,教师没有直接上来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要求两个幼儿叙述闹矛盾的原因;在幼儿的叙述中教师了解到,是其中一个幼儿没有经过另外一个幼儿的同意就拿了他的玩具;此时教师也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让幼儿自己思考谁对谁错。在这种方式下,幼儿学会了自我反省,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又提出了解决方法,当喜欢别人的东西时,可以先询问,在经过同意之后再去玩耍;或者直接向教师求助。最后幼儿开心的玩耍在了一起。在录制的视频中,教师还解释了每一个步骤的原因;像没有直接批评幼儿,而是由幼儿讲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信任,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幼儿的信任,增强与幼儿的沟通;也可以保护幼儿的心理,使幼儿不会产生畏惧、自卑等心理。在这种直观的视频引导下,家长会掌握教育幼儿的方法,进而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5]

2.2 促进家园沟通。

(1)建立电子档案,充分了解幼儿。教师在平时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并利用电子档案与家长沟通,促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例如班级中有一名幼儿比较霸道,不喜欢分享。教师就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该幼儿是独生子女,而在大家庭中年龄也比较小,有什么好东西大家都让给他,导致他比较霸道。结合了解到的原因,教师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且在档案中记录了近期该名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这份档案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充分了解了这种教育方式的错误之处,以及幼儿存在的实际问题。此时教师再与家长合作制定教育方法,有效增强了家园合作;而在电子方案的辅助下,家长也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利用网络平台,完善沟通机制。除了建立电子档案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善与家长的沟通机制。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QQ、微信、钉钉群。在班级群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像在面对幼儿哭闹着要某一样东西时,应该如何让幼儿宣泄情绪、平静心理、明白道理;也可以鼓励家长分享一些自己的教育心得,像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心理等等;另外还可以在班级群中鼓励家长诉说教育上的苦恼,并鼓励大家出谋划策。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以私信的方式联系自己,说一些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这种不太正式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打开家长的心扉,也可以使家长切实掌握一些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2.3 有效开展教育。

(1)组织亲子游戏,促进家庭沟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游戏,促进幼儿和家长在游戏中增强沟通,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而在设计亲子游戏时,教师可以围绕心理健康的主题开展。例如围绕“情绪”这一主题教师设计了“我说你猜”的亲子游戏。在这一游戏中,家长背对着题板,幼儿正对着题板;教师为幼儿展示出各种各样表达情绪的图画,幼儿根据理解摆出对应的表情给家长猜;每次猜测的时间为15秒,总时间为3分钟,最终看看哪个家庭猜出的情绪最多;然后,双方位置互换,再次进行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儿都会了解到彼此在生气或开心时展现出的表情,会增加对彼此的了解,这为之后家长与幼儿的沟通做好了铺垫。另外这一游戏具有比赛性质,幼儿与家长会努力表达赢得胜利,这一过程增强了幼儿和家长的家庭荣誉感,促进了和谐家庭的建立。教师组织亲子游戏,促进家庭间的沟通,为之后家长以和谐、温和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引导幼儿,帮助幼儿疏通心理问题做好了铺垫。

(2)开展主题课堂,促进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设计主题课堂,即每周组织一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现在进行的比比课程),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排泄情绪。愿意分享,促使家长参与,进而使幼儿在这种课堂的引导下健康发展。在主题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每周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设计主题。例如在这个月中,有两三个幼儿过生日。有的家长送来了小礼物,有的却没有,导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事件设计“攀比心理要不得”的课堂,组织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使家长学会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明白不用过度追求这些东西。通过主题课堂的开展,教师、幼儿、家长会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会认识到教育中的不足,充分的理解幼儿的心理,也会逐渐完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最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加深健康教育、分享教育方法、充分了解幼儿、完善沟通机制、促进家庭沟通、促进健康发展六个角度,就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影响幼儿当下的发展,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为家园合作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相关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从而为幼儿打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最终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园情绪心理健康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寻找失落的家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