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全身播散一例

2021-11-22 10:49谢小萌何琼
海南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腹水抗原胸部

谢小萌,何琼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广州 510630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一次或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部弥漫性病变,甚至全身多脏器病变,是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可由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也可由其它结核干酪样病灶破溃到血液引起。由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现分析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治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因“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10余天”于2019年4月10日入住泌尿外科。10余天前患者因“发热、咳嗽咳痰”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9.45 ng/mL,后转诊于肿瘤医院,完善PET/CT检查,考虑:1、前列腺恶性肿瘤;2、肺癌伴肺内广泛浸润;3、多发淋巴结、左侧大脑、双侧肾上腺、左侧斜方肌、左侧臀中肌转移瘤;4、肝硬化;5、肝右叶囊肿;6、盆腹腔积液。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结果:未见肿瘤细胞。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及尿不尽感,无消瘦、盗汗、咯血,无胸痛气促。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既往糖尿病病史,规律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未监测血糖。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面色晦暗,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无蜘蛛痣及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膨隆,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脏中度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肛门指检可触及增大的前列腺,质硬,轻度压痛,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未触及结节,指套无染血。初步诊断:前列腺肿瘤并全身多处转移?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14×109/L,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47×109/L,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78.79%,淋巴细胞百分比11.24%,血小板计数44.1×109/L,红细胞计数4.39×1012/L,血红蛋白147.2 g/L。生化全套: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75 U/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78 U/L,γ-谷氨酰转肽酶144 U/L,总蛋白62.4 g/L,白蛋白30.1 g/L,总胆红素31μmol/L,结合胆红素8.8μmol/L,腺苷脱氨酶104 U/L,甘油三酯1.68 mmol/L,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80.8 U/mL。前列腺两项:总前列腺特异抗原15.05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0.11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值0.11。肿瘤八项:CA125 228.7 U/mL,CA199 72.73 U/mL,癌胚抗原13.94 ng/mL,铁蛋白957.01 ng/mL,β2-微球蛋白3.009 mg/L。病毒全套:乙肝表面抗原225 ng/mL,乙肝e抗体1.82 PEIU/mL,乙肝核心抗体10 PEIU/mL。凝血功能、大便常规、尿常规、多次血培养未见异常。胸部正侧位片: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泌尿系彩超:前列腺中度肥大并少许钙化灶形成,双精囊未见占位。消化系彩超:肝大小正常,肝粗图像:考虑肝囊肿并部分囊壁钙化。胆囊炎。肝周、脾周积液。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右侧颈部和双侧腹股沟可见肿大淋巴结。盆腔MRI平扫示:(1)外周带左侧份结节,考虑前列腺癌T2a期可能性大;(2)前列腺增生,外周带右侧份萎缩;(3)盆腔少量积液。

患者入院后仍间断发热,最高体温为38.8℃,无规律性,无咳嗽咳痰,伴腹部隐痛、腹胀、纳差,曾2次于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均未见肿瘤细胞,故基本排除前列腺肿瘤。遂于2019年4月15日转入消化内科治疗腹水,目前诊断:(1)全身多发占位及腹水查因;(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2型糖尿病。转入后行腹腔穿刺术,腹水常规:红细胞计数5 000×106/L,白细胞计数59×106/L,单核的细胞83%,多核细胞17%,李凡他试验阴性。腹水生化:腺苷脱氨酶10 U/L,总蛋白7.7 g/L,乳酸脱氢酶53 U/L。腹水脱落细胞学:未见癌细胞。腹水抗酸染色阴性,腹水结核杆菌DNA未检测到。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阳性。复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考虑全身多个淋巴结肿大,多发占位病变,不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科会诊建议完善骨髓穿刺术。骨髓涂片:取材欠佳,分类可见吞噬细胞及嗜血细胞。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尚活跃,未见明显异型细胞。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未检测到明显的免疫表型异常的淋巴细胞。胸部CT平扫+增强示:(1)左肺上叶肺门旁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可能性大,双肺多发小增强结节灶并间质性改变,不除外肺内转移及癌性淋巴管炎可能,纵膈及大血管旁淋巴结肿大,双侧肾上腺结节,不除外转移;(2)左肺上叶尖段及右肺下叶炎症;(3)主动脉粥样硬化;(4)甲状腺左侧份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5)肝囊肿,腹腔少量积液,脾大,肝硬化。胃镜检查:(1)食管静脉曲张(Ⅱ度);(2)门脉高压性胃病。予抗感染、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抗病毒、护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但患者腹水及全身多发转移灶仍无法明确病理性质,胸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肺癌,遂于2019年4月28日转入胸外科行胸腔镜左肺结节切除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回报示:镜下为肉芽肿性病变,倾向肺结核。术后病理示:镜下见肺组织中多个肉芽肿结节形成,由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构成,部分可见坏死。特殊染色:抗酸染色(+),PAS(-),六胺银(-)。符合(左上肺)结核。最后诊断为:(1)双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全身播散;(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2型糖尿病。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并予抗乙肝病毒、补充白蛋白、护肝治疗,建议患者转传染病医院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复查相关结果,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37×109/L,嗜中性粒细胞计数1.41×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9.6%,淋巴细胞百分比23.6%,血小板计数82×109/L,红细胞计数3.564×1012/L,血红蛋白128 g/L。血生化: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35.08 U/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25.77 U/L,谷氨酰转肽酶74.98 U/L,总蛋白70.3 g/L,白蛋白36.6 g/L,总胆红素23.78μmol/L,结合胆红素5.22μmol/L。前列腺两项:总前列腺特异抗原2.05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0.49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值0.24。肿瘤三项:甲胎蛋白17.32μg/L,CA199 91.4 U/mL,癌胚抗原10.13μg/L。凝血功能未见异常。消化系彩超:肝实质增粗、增强,胆囊多发结石,脾大。泌尿系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胸部CT暂未复查,见图1~图6。

图1 胸片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

图2 胸部CT示左肺上叶肺门旁占位性病变(黑色箭头)

图3 胸部CT示纵膈淋巴结肿大(白色箭头)

图4 前列腺MRI示外周带左侧份结节(白色箭头)

图5 肉芽肿结节(×100)

图6 抗酸染色(+)(×400)

2 讨论

结核病是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发病例数仍居世界前两位,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MTB通过血液播散引起的,居于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首位,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糖尿病患者[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分为急性和慢性,可累及全身,临床表现不一,轻者可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重者可出现肝脾大、头痛、呕吐等肺外症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胸部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型肺部结节影,需注意鉴别诊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多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痰涂片、痰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血沉加快,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肺部病变可见明显吸收好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胸部CT可见大小、密度和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结节阴影,结节直径约为2 mm,而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主要分布在中、上肺叶的大小、密度和分布均不一致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肺转移瘤通常有原发肿瘤的症状,是以中下肺野为主分布的较大的结节,可伴有结节状空洞影、钙化、晕征等。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节影呈双肺弥漫分布,密度均匀,分布不均匀,以中肺为主,大小从粟粒到黄豆不等,有融合倾向,多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呼吸系统症状严重,痰脱落细胞学阳性,可有肺外转移征象。结节病临床表现可有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多见于年轻人,可累及肝、肾、骨骼等多个系统,影像学典型表现为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微小结节,可融合成球,多侵犯肺上叶,伴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ACE活性增高,Kveim皮内试验阳性,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尘肺患者有典型的粉尘接触史,胸部CT表现为直径2~5 mm,密度较高、边缘清晰的粟粒样结节。韦格纳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脓涕、咳嗽、咯血、胸痛等,副鼻窦CT提示鼻窦炎,鼻腔内可见软组织肿胀或块影。肺内结节边缘可伴有环状钙化并向结节内延伸,有融合倾向。过敏性肺泡炎患者有明确的抗原接触史,可表现为发热、畏寒、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胸部HRCT表现为细支气管中心结节,斑片磨玻璃影或伴实变,马赛克征象,脱离抗原接触或激素治疗有效。

肺恶性肿瘤和肺结核两者常常需要鉴别诊断,CEA、NSE和IL-18对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3],而肺结核患者的CA125、CA19-9和CEA水平均可升高,其中CA125具有诊断价值[4]。PET/CT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较高,通常认为SUVmax>2.5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有文章指出SUVmax>5.0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更高[5],但仍无法准确鉴别肺结核和肺恶性肿瘤[6]。若肺结核和肺恶性肿瘤两者鉴别存在困难,病理活检是金标准,建议行活组织检查[7]。

PSA是前列腺相关的一种抗原,其升高可提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但前列腺增生、结核等良性病变也能引起PSA异常升高[8]。PSA对PCa的敏感性只有57%,特异性为46%[9]。因此,PSA对PCa并无肿瘤特异性。前列腺癌确诊是依靠病理活检,最常见的方法为经前列腺超声引导下穿刺,但仍有较高的假阴性率[9],可高达49%[10]。

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及尿不尽感,PSA升高,体查示前列腺肿大,中央沟消失,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盆腔MRI平扫和PET/CT均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初步诊断为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全身转移,但2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和腹水细胞学检查均未见肿瘤细胞,遂考虑肺内原发病灶可能性大,T-SPOT阳性提示肺结核可能,但患者无午后盗汗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入院后无咳嗽咳痰,而胸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肺恶性肿瘤,诊断难以明确,行胸腔镜下左肺结节切除术,病理结果提示肺结核,最终确诊为双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全身播散,予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转归良好。虽然患者有发热、脾大、三系减少、骨穿可见嗜血细胞以及血清铁蛋白升高,但脾大和三系减少考虑为肝硬化所致,且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暂不考虑噬血细胞综合征。

猜你喜欢
腹水抗原胸部
Hepatology|有针对性地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可改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水控制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哪些疾病易与肝硬化腹水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