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11-23 02:31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南街小学张玉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素养过程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南街小学 张玉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解决。

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试卷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就是阅读理解环节。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学生考试的正确率就要从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着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写的基础,只有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写作服务。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毕竟它不仅能为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提供便利,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现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引导和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生性活泼好动且耐心有限,导致他们不能耐心地坐下来阅读。同时,在开始阅读之初缺乏正确的指导,以至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正确阅读习惯和方式的引导,学生自然很难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部分教师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一些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此同时,从语文学科自身来说,它包括语感和语言逻辑等的意象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在增加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不利于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以自己为主体,缺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枯燥无趣的知识点,而学生被迫听讲,晦涩难懂的语言和被迫式的学习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想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就需要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例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大概讲述小女孩的困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语言气氛的感染下让学生进入状态,从而对小女孩产生同情心,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必须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要先充实自己。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了解专业知识,掌握课本内容和具备优越的教学能力,更要博学广识,对各种文化和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多阅读,阅读一些文学书籍,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与文人交谈,与智者谈心,这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还能够在潜移默化间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发挥阅读习惯的决定性作用

习惯对于一个人日常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同样作用于一个人的阅读中。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向学生讲解记录读后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记录自己的感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感受读者的情感,还在提高学生语感和文化积淀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帮助下提高阅读能力,减少学生的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也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交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激发兴趣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在发挥阅读习惯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素养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