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难点与对策研究

2021-11-23 02:31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中心小学姜正开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文人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中心小学 姜正开

古诗文是古代文人进行思想表达与观点陈述的途径,拥有情感浓、表达精、思想深的特点,是现代人考察古代文人群体思想的重要途径与切入点。随着社会各界重新开始重视中国古代精华文化,古诗文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程度水涨船高。而古诗文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教学难点与普通课文相比会更难。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古诗文教学难点,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古诗文含义理解的难点与应对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在音韵学经历了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的发展,而在字形上从甲骨文开始发展到简体字,已经经历了近五千年。在这样长的历史中,即便同一个汉字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字,其含义为“因为”,而在现代汉语中,“缘”字更多地被应用于“缘分”等场景。熟悉词语与汉字的古意与现代含义的不同,使学生正确对古诗文进行翻译,这是古诗文含义理解的学术性难点。当学生的生活知识储备与古诗文中的学术性较高的知识产生冲突时,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焦虑。这种焦虑使学生认为文言文或古诗文难度较高,从而产生对古诗文的厌烦,这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另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关注到了第一个教学难点,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一直到初中、高中都无法学好古诗文。

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这首诗第一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难度较小,表达方式与现代区别不大,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整句进行自主翻译,并对翻译正确、表现积极的学生表示赞扬,让学生明白古诗文在语言表达方面与现代汉语区别不大,古诗文学起来并不困难。第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同样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翻译。第四句“只缘身在此山中”存在区别于现代汉语含义的特殊字“缘”。教师可以根据汉字字义的演化,由其现代含义“联系”推至古代含义“因为”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与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要求老师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以及脉络清晰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古诗文审美理解的难点与应对

古诗词最早的起源是《诗经》,而《诗经》是先秦人民歌谣的收录,其起源便代表着古代人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文注重韵律,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根据朗诵发现诗文中的韵律之美。小学语文的诗词多选自唐代与宋代,经济发达的古代盛世更催生了诗文作者对辞藻、环境、事件美的向往与追求。但是过于久远的年代使学生难以产生代入感,无法与当代文人认为的意象美达成一致。古代文人最注重的美为隐藏在整首诗的意境美,这种由多种描写组合而成的美难以直接被学生理解。这便是教师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审美理解的难点。

对于审美的理解最容易达成的是韵律美,但教师应当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需要老师对于诗文的押韵方式有充足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读过教案上的粗略解释。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文历史的讲解引出押韵方式,并把将要讲的诗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声韵之美。对于意象美的讲解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诗文作者的生活时代与生平。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骚客眼中的风光。这种对于社会环境的讲解不必急于一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一时代的诗词进行讲解,根据诗词从不同角度让学生理解诗人所属的社会。意境的美来自于意象的组合,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从整体角度在脑海中勾勒诗句里各种意象组合的环境来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在实际授课过程中,PPT 上的一张图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文中所描绘的意境。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教师可以穿插讲述李白所处的年代及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友谊,让学生理解盛唐社会风貌,体会唐朝诗人眼中的美。在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诗中意境时,一张黄鹤楼的远景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中广阔浩然而忧伤的送别意境。

三、古诗文情感理解的难点与应对

由于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对于君子行事的追求同样延伸到了他们的文章上。纵古人言“惊天地,泣鬼神,莫过于诗”,古代文人将他们激烈的情感蕴含于每句诗的意象中,再由意象组合的意境通过对比或衬托将情感表达出来。而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难以发觉作者表达的多种情感,这便是古诗文情感理解的难点。

古诗文的情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等。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文的情感,便要从情感表达与影响作者情感的因素入手。影响作者情感的因素较为简单,只需了解作者本人及社会背景即可,如,杜甫国破家亡,情感多以国仇家恨为主;苏轼生性豁达,一生大起大落,情感以豁达乐观为主。教师只要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便可把握住诗文情感的整体基调,但注意这种情感基调并不是永久适用。如,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诗中多困苦,却也在《春夜喜雨》表达自己对春日到来的喜悦之情。诗文中最核心的情感仍要通过意象的组合而成的意境进行表达。要使学生理解意境的情感,教师需要为学生充分补充有关意象的知识,并使学生理解并合理分析出意象之间关系。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首句作者直接对意象进行罗列:“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代表孤独与冷寂的意象直接塑造了孤独的意境,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体会并表达感受。老师可以在第二句提出问题:“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与上一句的意象之间的关系,并在讲解下文“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时请学生重新思考“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后文的关系。把意象串联成有机的整体,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应向学生普及一些常见的代表情感的意象,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古诗文中作者的情感,提升学习古诗文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中,古诗文教学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逐渐成为教学重点。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启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新时代学生的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克服难题,根据古诗文教学的特点引导带领学生学习,大胆创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促进现代教育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文人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邱雁芳 石间文人气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遍万水千山
文人吃蛙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