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2021-11-23 02:31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陈亦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祭祖孔子内涵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 陈亦彬

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雄厚的精神财富,也是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但是,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将其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孩子们的骨髓之中。

一、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加强传统经典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经典诵读就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着文化精髓,它是传统文化中的权威所在,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它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我们与祖先之间的文化纽带。所以,从经典文化着手,弘扬传统文化是较为有效的传承方式。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熟读成诵。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注重韵律,所以,绝大多数的经典都是非常适合用来诵读的,在各种音律中加强记忆,在熟读中加深理解,从中感悟到民族文化的优美。

因为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也非常丰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典文化的难易程度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诵读《中华童谣》,二年级的孩子诵读《弟子规》,三年级的学生诵读《千字文》等。到三年级之后,就可以安排学生诵读内容较长、稍有难度的经典,比如《论语》等。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这些可以安排在每天的早读课上进行,教师带读、讲解,在学生理解之后,再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记忆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陶冶,吸收其精髓,并能有意识地弘扬民族文化。

二、从传统文化本质出发,拓展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经典文化是精炼的,在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小,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缺少人生的经验,所以他们理解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困难。这时,语文教师就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经典文化的本质着手,探寻更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协助学生领会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先从介绍孔子开始,孔子的生平、孔子的弟子、孔子的私塾等。先让学生从各角度走近孔子,这样在学习《论语》时,就没有陌生感、距离感,也能更好地感悟作者的主题思想。由此,再延伸一些论语中的故事,从而领会文本思想感情以及内涵。

三、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传统文化深层内涵

文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来自于生活,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因此,要想深入领会经典文化的内涵,就必须离开课堂,走进生活。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非常重要的精神宝藏。它包含人们的信仰、祭祀文化、易经算术等文化内容,从远古发展至今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楚地记载着中华祖先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比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日期大概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清明节来自祖先的信仰,敬畏自然,它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它的两大风俗就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扫墓祭祖是一个肃穆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祖,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弘扬孝道,传承家族文化。清明节与自然节气融为一体,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追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吟诵诗词、演讲比赛等各种手段传授清明节的相关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并能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儿童时期接受的文化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重大。所以,在小学时期,语文教育就应该有新的追求,勇于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放在首位,让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若想实现教育的目标,只能提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推广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让祖国的花朵在传统文化中受到优秀品德的熏陶,使之将来能够成为新一代有文化底蕴的青年。

猜你喜欢
祭祖孔子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清明祭祖
照金精神的内涵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绵 延
洪洞祭祖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