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效率

2021-11-23 02:3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黄燕红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选材导图审题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黄燕红

写作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而实现学生语文写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展现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落实于写作训练实践中。

一、巧用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可以来自两个渠道,一个是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获取灵感,另一个就是通过阅读不断拓展,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将其细化。比如,生活经历中可以融入写作中的内容有人、有事、有景、有情,具体看教师给出的作文体裁,学生就可以联系自身生活经历回顾联想,这样写作就有了方向。而在课外阅读积累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文章进行汇总,确定一个属性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读过的每一本书的具体内容再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消化。

二、巧用思维导图,快速立意选材

一个作文题摆出来,学生一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题,许多学生在看到教师给出的作文题目时,常常会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立意选材,让学生在看到题目时能够找到东西写作。那么,思维导图审题立意如何操作呢?假设以作文题《我的母亲》为例,“母亲”这个词语就是学生思维发散的起点,我的母亲是谁?我的母亲做过什么事?我的母亲让我感觉到了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回顾自己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联想自己当时的感悟,学生的审题立意就变得清晰且丰富多彩,可以是学生擅长的叙事,可以是对未来我会怎么做的畅想,这样可以避免作文太多雷同的现象,也契合了主题。立意有了,接下来就是选材,假如以《成长》为题,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同的,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应该有很多,学生为什么找不到素材写?一方面是积累不够,另一方面是没有和生活相联系,如何让学生将这些庞大的信息量记住,那就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了。

三、巧用思维导图,强化片段写作

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展开片段写作的训练,强化其写作能力旨在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使学生可以逐步提升。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将片段练习分类,可以分为动作片段、神态片段或者心理片段等。以动作片段的写作练习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先运用课件为学生举例:6 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她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驻足在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弓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身旁,猛地用手一捧,可蝴蝶乍然飞离,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对于这个片段描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先细致观察,勾画其中运用到的动词;其次让学生掌握写作顺序,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选出一个典型动作,就其运用的修饰作讨论互动;最后让学生审视整体效果,感悟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经此种种,学生可以深化对动作片段练习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记住该思维公式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学生在实践训练的积累中为写作奠定基础。

四、巧用思维导图,完善写作结构

写作不仅需要素材的积累、立意选材的确定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学生完善自身写作结构,即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构建写作框架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的文章逻辑通顺、结构优美、主题鲜明。语文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结构和细节安排的关系,并掌握构建方法。

比如,学生要写一篇作文,首先要确定三个方面:文章开头、文章中心、文章结构,然后再想开头、中心和结尾需要分别起到什么作用,思考标注。如开头一般要简明扼要、点出主题,文章中心需要承上启下,文章结尾要和开头首尾呼应,升华主题,抒发情感。在这一基本形式上,再作修饰,补充细节,那就要讨论文章引导语段、重点描写、表现手法的内容了,这三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完善,写作结构自然就清楚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语文写作效果。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选材导图审题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及选材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