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是提高语文写作的有效途径

2021-11-23 02:31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中心小学冯海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读物课外阅读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中心小学 冯海燕

如果问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哪一项学习最困难?大多数学生都会说是写作。有些学生可能搜索枯肠难以下笔。有些学生则可能是心中有形形色色的话和想法,却不知道用什么合适的话表达出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个直接且有效的途径。从书中学习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够流畅地写下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培养。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150 万字。小学生在阅读时不仅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能在文学作品中学习相关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拓宽自己的思路。

一、课外阅读题材的选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和家长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既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也要掌握好课外阅读题材的选用。男生喜欢阅读有关天文地理、历史题材、科幻题材、人物传记等相关故事。女生喜欢阅读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相关题材。例如,教材中四年级上册中的《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五年级上册中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这些教材中选用的故事都是和小学生的口味相符的,在阅读的时候能更加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和家长在推荐相关读物的时候,选择的读物可以不和语文教材有直接紧密的联系,但是要保证这些课外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正向的引导,可以培养优良的情操,提高人格修养。

当然,课外阅读不是仅仅为了阅读。从学生角度出发,写好作文是很艰难、很漫长的过程。课外阅读可以成为一个跳板,学生也乐享其中。

二、课外阅读时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智成熟度匹配阅读的。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能力的高低,从侧面反映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小。

绝大多数的作家在编撰学生读物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语言技巧或写作技巧。小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读物中的表达方式。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注意其标题,第一遍粗略读的时候注意其中心思想。其次,注意作者在写作这篇读物的时候,分了几点,作者以什么方法举例子,是引用故事来佐证自己的看法,还是直接辩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准确与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生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不熟悉的写作障碍之后,这将会成为学生写作时候的一个潜意识写作流程。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其实就是侧面鼓励学生练习写作的一种方式。怎样让学生从不会写、不愿意写到乐意尝试,自觉写作,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枯燥呆板、毫无营养的文字是无法使一篇文章看起来鲜活生动的。小学生写作的前提是要有非常好的语感,在每一个恰当的位置填上恰当的词汇,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会在不自觉中积累大量的词汇,学生的语感在无意中也可以得到提升。

小学有六个年级,小学生的语言功底应该是逐级增长的,而不能仅满足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学生的文字应该携带自己的态度,作文中密密麻麻的词语不单单只能介绍前因后果,不单单是存于表面的描写、记叙。

练习是提高写作能力最基本的法则。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通过“读书会”“读书角”“黑板报”“读书笔记”等形式分享给其他学生,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可以成为学生读书分享的小天地。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传递并接受更多更广泛的阅读信息,他们可以在和别的同学的交流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或者从其他同学的写作技巧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选定同一本书,每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集体交流读书心得。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担任各种角色,例如,讲解员、主持人等。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做的准备更加充分,学习到的知识也会比平常更多更有意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来说是一个长期且往复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浮躁冒进。

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表达方式

课外阅读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小学生能够阅读并且理解的故事不单单局限于童话故事。学生可以逐渐不依靠作者在故事结尾直接给出的人生哲理,他们可以通过思考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总是会教导学生不要只从表面去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所以,对于写作来说也是同样的原则。小学生写作很长时间都会停留在直来直去的阶段,学生可能对于一件事情的了解和评判只能停留在那里。阅读课外书籍,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整体写作思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事先构想好自己的整篇作文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进行下去的,简单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分总”等。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需要给学生硬性规定,作文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先练习一下学生的表达流畅度,帮助学生找准写作上的中心思想。简单的题目如《我的母亲》《我的理想》,学生对于这类作文不缺少故事素材,所以可以作为定点练习的题目。学生的作文反馈中会出现“妈妈洗衣服、做饭很辛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宽故事背景:妈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洗衣服做饭的,妈妈在做饭洗衣服的时候哪些动作和表情表现出她很辛苦,妈妈在洗衣服做饭的时候别人在干什么,妈妈的细节描写要一次次表现出来。虽然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有些强加的意思,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对于整篇文章的打磨,这些细节性文字会在之后不自觉地出现在文章中,使整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和紧凑。

写作方式有很多,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要按照一种固定的方式去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常说话的习惯,根据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去描写或记叙。在作文里,学生可以是邻居的视角,把自己虚拟成为一个局外人。发散自己的思维,同一件事情,站在别人的角度,这件事情会怎么发展,别人对于这件事情是如何评价并解决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写作过程中多维度反思是一举多得的。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读写结合,与自己的课外读物进行对话。同时,写日记是锻炼写作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把日常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日记中。

读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各种写作手法和技巧。阅读量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读物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