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提升

2021-11-23 03:04刘胜利廉梅崔春华刘昌鑫
劳动保护 2021年6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应急培训

文/刘胜利 廉梅 崔春华 刘昌鑫

笔者根据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对10家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提升的项目经验,总结提出10家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提升举措,以期为同类企业提供借鉴。

近年来,我国化工事故多发频发,化工安全形势严峻成为无法忽视的安全难题。笔者长期致力于化工企业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本文结合自己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10家化工企业的实践,总结这10家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并分析及提出安全管理提升工作的主要举措。

笔者将这10家化工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园区内企业,一类为园区外企业。10家企业中,9家为老化工企业改制升级单位,1家为上市企业,总体涵盖了现有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10家企业均设立了安委会和安环管理部门,车间配备了安全员,取得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通过了三级安全标准化认证,按要求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项目组以10家化工企业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现状评估,将企业系统分为不同类型评估对象,采用系统安全评估的方法,通过利用风险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管理提升方法,全方位解决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各企业的具体评估分析,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

一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高层安全意识较过去大有提高,但企业高层对于基层的安全管理参与度不足;企业的职责划分存在“直线职责”和“属地职责”未能有效落实的问题;缺少多角度有效的双向沟通,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不足;岗位责任制内容不够量化、细化,缺乏指导性;企业缺少对于安全目标、指标的过程性管控。

二是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安全标准化的考核都是模块化、制式的;缺少对安全管理的规范及纠偏,特别是对承包商管理、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的管控。对于特殊高危作业的执行标准较低。

三是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不足。隐患排查标准不清楚,隐患排查表不够详实,或者眼皮底下的隐患看不到;隐患排查过程走过场;隐患整改责任部门原因分析不彻底,不能整治根源性问题。

四是安全技术管控水平不能满足安全管理要求。企业不能通过“预知性保养”“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启动前的安全检查”等方式进行设备管理。另外,重大危险源及重大危险工艺的管控水平欠缺,主要体现在“安全保护层”措施的有效实施及管理欠缺,同时缺少必要专业工具的应用。

五是变更管理缺失。企业忽视工艺、设备变更对装置安全生产的影响;人员流失严重且无有效人员变更管控,导致高风险工作岗位出现人员离岗后,不能及时补充符合要求的人员。

六是安全检查覆盖面存在缺失。企业安全检查不彻底、不全面,专家安全检查或自主综合性安全检查主要侧重于现场管理方面,忽略安全管理资料、安全记录的检查;企业安全检查不闭环。

七是企业安全管理未依法履行合规义务。企业未把加强合规管理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未建立全员合规责任制,未明确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员工的合规责任并督促有效落实。未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企业和员工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和处理等。

八是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与周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衔接不好,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亟需规范,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器材、设施配备和维护未按计划执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能力不足,消防应急培训不够;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与生产实际脱节;亟需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应急管理体系。

九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培训师资力量欠缺,受训人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培训效果差;专业标准掌握不到位,应对专业检查出现问题较难整改。

十是班组建设不规范,基层和基础管理不扎实。主要是生产工作与安全工作的衔接不到位;班组长能力不高,管理方式不多,缺少班组建设规范;班组安全活动及班组培训效果开展质量不高。

十一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10家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不高,不能支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的具体做法

针对各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风险管控,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理清思路,把握脉搏,实施精准施策。

第一,动员发动。召集10家化工企业召开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工作动员部署暨培训会,明确进度安排、工作要求等内容。

第二,座谈调研。组织开展企业调研工作,对企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管理提升内容和标准,对提升计划进行论证,提出实施意见。

第三,开展专项培训和隐患排查。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掌握安全管理提升工作要领。针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现状,进行一对一帮扶。

第四,对标国内先进企业交流学习。参观生产现场,同先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座谈交流等,在此基础上做好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消纳。

第五,做好安全管理理念嫁接,本土化世界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做法。注入新的安全管理理念,拓展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思路,促使企业自我安全管理提升。

第六,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帮助实施班组安全建设规范,扎实推进企业实现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第七,加强整改落实。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措施,着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相关长效机制。

企业落实安全管理提升的实施情况及成效

根据安全管理提升项目要求,各企业紧扣方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开展安全管理提升的10个专题工作,实施情况及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强调领导作用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一把手”工程,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参与安全会议、隐患排查、安全培训、领导带班等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各部门、各车间,由各车间负责人与车间每名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从而保证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三是形成可视化的管理层承诺,让基层感受到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制定了企业安全理念、十大高危作业安全禁令。

加强危险源辨识,实现风险可控

按照“双重预防”体系标准,对划分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危害辨识,利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改进建议措施。风险分析延伸到装置的安全生命周期,强调生命周期系统性、全面性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生命周期中对变更管理(MOC)的管控全面穿插于企业的安全管理过程中。

针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危险源辨识,确保岗位一线员工全部参与辨识;按照企业制定的隐患排查计划定频次、定标准开展;对排查出的隐患实现闭环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鼓励全员隐患排查;针对发现的典型隐患实施奖励,鼓励员工上报事故及未遂事故,并予以奖励;同时针对瞒报、谎报隐患情况进行严厉处罚。

结合企业实际,加强现场工艺技术管理

企业围绕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实施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分级落实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主要做到:第一,加强现场管理。如杜绝作业现场设备设施跑、冒、滴、漏现象;现场无异味,泄漏修复与检测(LADR)工作落到了实处;作业现场器具定置化规范,所有消防器材、配电柜、物料摆放区等都严格执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管理。第二,管控开车风险。如开车风险需对每个要素逐一进行确认签字,各负其责,保证开车的一次成功。第三,管理非常规作业。如通过工作危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落实、现场审批、作业监督、完工验收等实现危险作业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风险。第四,危险能量上锁管理。对涉及危险能量的作业,如电、阀门等开关实施上锁,确保能量无法意外释放。第五,加强变更管理。修订变更管理制度,完善变更流程,规范变更程序等。第六,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落实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作业票办理、审核、审批人员职责。第七,着重承包商管理。采用大监理,小业主的管理模式,依托团队协助企业进行施工期间的现场管理。

深化合规性管理

企业按照现有部门职能,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分配到各部门,由专人对相关条文进行识别、评审,最终由安全部门汇总。在识别和评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条文的同时,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进行评审、修订,确保企业的各项文件有效,各项管理制度时时处在动态更新状态并及时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认知水平,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实现全员安全培训

开展多种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如班组日常安全教育,交接班5min安全分享;开展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与考试、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作业许可批准人、监护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等专项安全技能培训,主要负责人公开课,班组长安全理念、技能系列培训等;大力推行全员安全讲师制度,让一部分人成为企业安全制度的执行“专家”,让每位员工得到成长。

深化安全绩效考核

安全绩效考核管理主要从目视化指标、持续改善、系统提升3个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安全指标进行优化及完善,特别是将结果性指标细化,增加过程性的安全指标。

实行安全奖励基金制,制定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逐级落实考核,将安全、环保全部纳入标准,绩效考核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的工资挂钩。

推进班组安全建设

车间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每月评比优秀班组,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每月组织开展HSE安全活动学习;开展班前安全培训学习,制定培训计划,安排专人讲解。落实交接班制,开展接班后安全提问活动;举行岗位互换活动;开展“我是代班长”活动;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针对企业内部存在危险的岗位、设备等,制定“一单一案”“一罐一案”。二是开展“五分钟微技能”训练,加强人员对消防器材使用、空气呼吸器佩戴等应急性设施的操作培训。三是设立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柜,并定期对其中物资进行检查。四是定期进行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应急物资检查。

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在厂内明显位置设宣传栏向全员公示安全理念。二是落实风险研判和安全承诺制度,建立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群,并将相关信息在LED屏上公示。三是营造安全氛围,管廊标语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内容进行修改、更新。四是建立“企业内部道路车让人,装置内上下楼梯必须扶扶手”等安全行为规范。五是形成可视化的管理层承诺,开展管理层“有感领导”的“五个一”活动(即主动做一次安全观察与沟通;全面做一次分管属地的安全隐患排查;进行一次高危作业核查;进行一次事故案例或未遂事件分析;当一次安全培训师或做一次安全培训),制定十大高危作业安全禁令等。

促进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从管理承诺、合规性评价、变更管理、危害识别和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采购和承包商、运行控制、维修和检查、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目标和绩效分析等10方面进行,实现对工作的风险控制,最大程度将风险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次对张店区10家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提升项目,存在个别企业领导不重视,机构变更、安全管理人员变动不规范的问题,出现了个别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扎实的现象。这也提醒项目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力度,完善安全管理提升思路,把理念方法与企业的实际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企业。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应急培训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培训通知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