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2021-11-23 11:30赵见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肿病圈舍断奶

赵见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兽医站 山东日照 276805)

仔猪发生水肿病后通常表现运动障碍、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盲目转圈、发出惊叫、叫声嘶哑、眼睑和脸部水肿,有的颈部、头部发胖,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进行防治,还会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引起较高的死亡率,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理者必须清楚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防治仔猪发生本病。

1 发病原因

仔猪在断奶后如果摄入的营养物质比较单一或者蛋白质含量较高,就会抑制消化功能,引起代谢紊乱或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有害菌群繁殖过度,产生大量的毒素渗入血液,诱发水肿病的发生。同时仔猪各种器官发育不健全,尤其是消化系统的消化腺不发达,胃部缺乏胃酸或消化酶,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消化能力较差,致使这些营养物质在肠道内发生腐败分解,或者产生毒素,进而诱发仔猪发生水肿病。如果仔猪过早断奶,消化系统发育迟缓,饲料更换突然、饲喂方式不当、温度变化异常、免疫接种等各种情况下,均易诱发仔猪感染本病[1]。

2 临床症状

仔猪急性发病时,一般会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口腔中流出大量白沫、呼吸困难、整个病程仅仅1~2h,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死亡现象。

仔猪典型症状为水肿:脸、眼、前额和唇等部位都会发生明显肿胀,有的在颈部、四肢和腹部等部位的皮下出现水肿,用手触之仔猪表现明显痛感,常常发出尖叫声音,并且叫声嘶哑。精神状态较差、停止采食、站立无力、行走不稳、盲目转圈、出现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四肢和全身震颤、最后衰竭死亡,有的病猪还发生腹泻症状[1]。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仔猪,典型病变是胃肠黏膜水肿、尤其是贲门部和胃壁大弯部黏膜明显水肿,切开胃壁看到黏膜和肌肉层之间有红色或无色的胶冻样物。并且喉头、眼睑、皮下和腹部等处也会发生水肿。胸腔和腹腔充满大量的积液,在空气中可以形成胶冻样物。全身淋巴结充血和出血。肝脏肿大易碎、胆囊水肿,皮下血管容易形成纤维蛋白栓塞,并且毛细血管也会有所变化。另外仔猪胃内有大量没有消化的食物,而小肠中的内容物很少。

4 治疗方法

为了促进仔猪消化系统分泌消化酶或胃酸,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将肠道内的食物尽快消化、吸收和排出。可以对病仔猪灌服适量的缓泻盐类泻剂,例如每头仔猪灌服15~20g 的硫酸镁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仔猪发病初期可以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和VB12,注射2 次/d,连续注射3d,可以有效防治病情发展。在仔猪发生眼睑水肿、发出嘶哑叫声和麻痹症状时,建议使用磺胺嘧啶、地塞米松加亚硒酸钠进行静脉注射,每头仔猪注射40~50mL,同时要求药物温度与仔猪体温相差不大,避免给仔猪带来冷应激。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停止饲喂仔猪精饲料、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饲喂量,每天赶出仔猪进行适当活动,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帮助仔猪尽快恢复健康状况[2]。

5 预防措施

5.1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在仔猪转入圈舍前需要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包括圈舍地面、墙壁、门窗、料槽、水槽和用具等都要用水冲洗,再用过氧乙酸或碘制剂等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为了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保证所喷之处都必须达到比较潮湿的程度。在仔猪转入前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母猪转入产仔舍前也需要进行上述清洗和消毒过程,并且每天定期清理粪便和进行清理消毒,确保圈舍卫生状况良好,加强通风管理和饮水管理,尽量降低圈舍湿度,有利于杀灭或减少圈舍及周围环境的致病菌[2]。

5.2 饲料中适当增加添加剂

仔猪断奶后1 个月内,为了提高仔猪消化道胃酸浓度,可以在每100kg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1~2kg 的柠檬酸或食醋,这样有利于提高仔猪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亚硒酸钠和VB 等添加剂,不仅有效防治仔猪发生腹泻和水肿病,还可以明显提高仔猪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进而达到提高成活率和饲养效益的目的。

5.3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为了提高仔猪抗体水平和免疫力,在母猪分娩前30d 和15d,可以给母猪免疫接种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产气荚膜梭菌病(C 型)二联灭活疫苗,这样可以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中的大肠杆菌抗体水平。仔猪通过采食母乳获取较高的免疫力,增强对外界大肠杆菌的抵抗力,避免发生细菌性腹泻,从而有效防止仔猪发生水肿病。

在仔猪断奶前后接种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产气荚膜梭菌病(C 型)二联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防控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并且在仔猪吸吮母乳前灌服2~3mL 的1%高锰酸钾,能有效杀灭侵入消化道内的病菌。为了提高仔猪免疫力和补充有效的铁和硒,在仔猪出生后3d 肌肉注射1mL 的右旋糖酐铁和2mL 的0.1%亚硒酸钠。同时补充充足的淡盐水、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并适当增加粗纤维饲料的供给量,促使仔猪消化系统充分发育[3]。

6 小结

为了避免仔猪发生水肿病,需要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断奶时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及早补料和训练仔猪采食,促使消化系统尽快发育和仔猪适应断奶后的独立生活。饲喂仔猪的饲料应全价且容易消化,不能长期饲喂单一饲料或某种营养成分过高的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诱发本病发生。在仔猪发病后需要投喂缓泻盐类泻剂,来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较多的消化酶或胃酸,加快消化系统对饲料的消化,尽快排出肠道内的废弃物质。同时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防治继发感染其它肠道疾病,这样采取综合防控方法和对症治疗,来帮助仔猪尽快恢复健康[3]。

猜你喜欢
水肿病圈舍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Hunter—Gatherers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