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11-23 12:23李智鹏宋文利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9期
关键词:足球比赛体育院校球迷

李智鹏,宋文利,张 涛,郑 丽

(1. 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3.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是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出台了许多推动校园足球开展的政策性文件,这对校园足球的繁荣发展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同时,党和政府也将足球作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体制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试图探索出一条体教融合发展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成功路径。体育院校校园足球自然被赋予了时代的使命,理应肩负起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责任。而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能够与校园足球的发展起到良性的互动作用。因此,研究探索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对推进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旨在探寻促进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对策,为推进校园足球更好地发展烘托文化气氛。

1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价值分析

1.1 有利于推动校园足球的开展

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对校园足球的发展能起到积极影响。良好的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氛围能够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精神上的催化剂作用。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更是活跃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足球兴趣,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参与愿望的关键因素。当前,为了响应足球进校园的号召,北京、上海等地的体育院校开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已成常态,培养了大量的学生足球球迷,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1.2 有利于推动我国足球球迷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

足球球迷的素质水平历来是足球文化中不可避免要谈的问题。在大型足球比赛中,经常看到足球球迷闹事,如扔水瓶等低素质现象。足球球迷闹事轻则破坏比赛的正常进行,重则影响其他球迷的人身安全,会给主办方、比赛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现代文明、和谐社会中,球迷闹事更是给安定美好的社会带来了格格不入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足球球迷的素质水平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及社会的文明、和谐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有利于扩大大学生足球球迷群体,进而推动我国足球球迷整体素质的提高。

1.3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体育院校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建设能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对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有较深的影响。尤其是新时代,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针下,推进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建设更能体现体育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4 有利于促进校园足球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体育院校的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让更多的体育院校的学生参与足球、练习足球,对扩大足球师资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体育院校的学生是未来体育事业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在体育院校的学生中扩大对足球热爱者的人数,有利于校园足球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

2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现存问题

2.1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尚不成熟

2.1.1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一般将球迷分为凑热闹型、追星型、爱国型、情怀型、狂热型、技术型等类型。在国外,西方人一般用Fans(粉丝)、Supporters(球迷、支持者)、Ultras(极端球迷)、Hooligans(足球流氓)对球迷进行分类。在体育院校里,校园足球球迷同样也有上述类型的划分。有的是临时凑热闹的心理形成的凑热闹型足球球迷,有的是源于本身对足球的热爱形成的情怀型足球球迷,还有的是不仅热爱足球还擅长足球运动的技术型足球球迷。这些球迷在校园里一般没有组织,多数是加入社会中的个别球迷组织,如加入QQ群、微信群等以群的形式组建的球迷组织。他们一般会在支持的队伍有比赛时举行集体活动,到现场加油助威,还有的是临时性加入队伍中参与活动。因此,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属性多是社会属性,在体育院校的校园里还没有形成校园属性的球迷组织。因此,我国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水平较低。缺少一定的球迷氛围。

2.1.2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数量较低在体育院校校园足球比赛活动的开展中,球迷对比赛活动的良性开展是非常关键的。在校园足球比赛活动中,人数众多、有激情的球迷往往会形成良好的比赛气氛,使比赛更有活力,使运动员更有斗志,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引起外界对校园足球的关注。但是,现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课程安排多,很多时候比赛并不是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而是在上课期间举行,导致许多学生没时间观看。另外,校园足球比赛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不知道比赛时间,常错过观看比赛的时机。同时,体育院校校园足球比赛活动的开展还不够丰富多彩,对校园足球球迷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球迷队伍。因此,对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目前,当体育院校举办校园足球比赛时,球场周围的观赛队伍人数是较少,球员在场上比赛激情不够,很难形成高涨的比赛情绪。如果有众多的球迷在场边加油、呐喊、助威,比赛场上的氛围将是另外一种景象,容易激发运动员潜力的发挥,使比赛更有观赏性。

2.1.3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活跃度不高由于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导致校园足球球迷的活跃度不高。一般情况下,球迷都有自己的组织,有专人负责组织活动,尤其是在比赛频率较高的时候,球迷的活动更是频繁。从调查的资料显示,当前体育院校校园足球比赛频率较低,一般只有全国体育院校对抗赛,全国大学生比赛等赛事,赛事举办较少,影响了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不利于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组织的建立,进而影响了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活跃度。

2.1.4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忠诚度偏低调查显示,体育院校的校园足球球迷占比相对其他非体育院校较大,但真球迷数量较少。首先,各体育院校都有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偏好,多数体育院校对校园足球发展不够重视,体育院校学生对足球知识的学习途径单一,主要是在足球必修课或选修课上,学习课时有限,学生对足球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入。除了在课上学习足球相关知识、技能外,学生在下课后基本不再去学习有关足球的知识。导致学生对足球相关知识的了解一知半解,对足球认识不够深,不能充分感受到校园足球的内涵,也就无法充分享受校园足球带来的乐趣和价值,无法发挥体育院校的优势和带动作用。再者,校园自媒体缺乏对校园足球比赛的跟踪报道,没有在体育院校里形成校园足球比赛的舆论氛围,使学生缺乏对校园足球比赛了解的必要渠道。

2.2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缺乏引领

2.2.1 体育院校缺乏校园足球球迷社团机构任何一项活动要想开展得好,就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开展。高校的社团是引领学生开展各种兴趣爱好活动的主要阵地。但是,据调查,目前部分体育院校缺少足球球迷社团,因此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策划,导致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存在较分散,无法形成集中的力量,无法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进而很难发展成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

2.2.2 体育院校尚未形成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建设氛围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应由学生工作部门带动、推动、引导。体育院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比赛,积极引导校园足球球迷观看,促进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体育院校对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建设缺乏带动作用,没有形成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建设氛围,影响了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

2.2.3 体育院校足球教师及专项学生缺乏与足球球迷的互动体育院校在举办校园足球比赛时,作为举办者的足球教师和相关人员,其主要关注点往往是放在如何成功举办好一场比赛上,而对于比赛的宣传、对足球球迷的互动等则没有关注。足球专项的学生也是缺乏与足球球迷的互动。这样不利于激发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热情,进而影响了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 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对策

3.1 成立足球球迷社团引领足球球迷文化发展

体育院校作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后备基地,理应担当起发展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体育院校应专门成立足球球迷社团,引领足球球迷文化的发展。社团是开展校园活动的主阵地,社团能将校园里有共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形成凝聚力,共同推进事业的发展。因此,体育院校应成立足球球迷社团,并积极组织社团成员开展活动,拓宽学生对足球知识获取的渠道,培养校园足球球迷的忠诚度,扩大校园足球球迷的数量。根据对部分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的调查,发现其能够成为球迷是因为处在一个热爱足球的环境中,经常与其他足球爱好者一起看球、踢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对足球的热爱,不知不觉成为足球球迷。也有足球球迷表示自己本身就一直喜欢足球运动,多年踢球的经历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足球球迷。因此,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社团对球迷的培育起到关键作用。

体育院校校园球迷社团应积极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有关足球知识的讲座、组织球迷观看高水平的足球比赛、组织校际的足球比赛等。同时,对球迷的道德、观赛礼仪等进行培训,坚决杜绝不良的球迷行为。体育院校校园球迷社团还应加强与赛事组织方的联系,可通过赛事组织方为球迷获取一些观赛福利,体育院校校园球迷社团也可参与赛事组织方的活动,使社团成员争当志愿者,加深球迷和足球赛事的感情,使球迷能近距离地接触足球赛事,亲身感受赛事。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会促使体育院校校园球迷形成凝聚力,使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更有规范性,增强球迷之间的友情,让体育院校校园球迷产生组织归属感,进而促进良好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形成。

3.2 增强校园足球的竞技水平

发展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根本是要提升校园足球竞技水平,体育院校应高度重视足球竞赛活动、培养优秀的水平高的足球运动员、强化师资场地力量、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比赛是提升足球运动员水平的良好手段,体育院校应形成常赛、勤练的机制,定期检验足球运动员的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把提升足球专项学生的竞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勤练是提高足球专项学生技术水平的根本途径,保证其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技术能力。因此,足球教师应教育足球专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于练习足球技战术,并形成定期考核机制,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体育院校还应完善足球场地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便于足球专项学生进行练习、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足球技战术,增强校园足球竞技水平,发展体育院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目的。

3.3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

随着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受众和媒介彼此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不同于过去受众的单向接收信息,网络具备高度互动性特质,使其成为构建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同时强化并且延伸了原有的互动模式,这种双方实时互相回馈的机制是传统媒体远不及的。如今很多体育院校都已认识到自媒体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育院校的各社团组织应充分把握学生心理和需求,加强对校园足球的跟踪报道,向广大学生推送更新颖、能吸引眼球的优质作品,扩大校园足球信息的传播面;通过各种渠道改善足球的舆论环境,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加强校园足球与社会的往来,鼓励校园足球运动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打造校园足球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扩大校园足球受众面,增加球迷数量。

3.4 增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督指导

学校团委是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专门部门,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的开展有指导和监督作用。要引导学生形成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提升校园足球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以球育德,提高道德素养;以球增智,提高学习素养;以球健体,提高身心素养;以球修美,提升审美素养;以球促教,提高教学品味”的校园足球文化特色,及“足球环境熏陶人、足球比赛锻炼人、足球文化感染人、足球精神鼓舞人”为表征的校园足球文化特色,让每一位孩子在各种趣味和竞技活动中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3.5 足球教师应参与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建设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所以发展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足球教师首先应尽可能丰富学生对足球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对足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足球、练习足球的习惯。体育院校足球教师应积极承担起推广校园足球的责任,参与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建设。积极投入大力普及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和竞赛规则,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基本认知和基本技能掌握,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审美素养,提高足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完全成型,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校园足球健康有序发展,教师需要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进行干预。诚然,球迷文化作为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文化。但由于我国足球文化的贫乏与缺失,导致足球球迷群体对球迷文化的认同上出现了偏差,使足球球迷文化异化后产生一系列问题。由于集体身份认同的差异,不同群体的足球球迷在观赛投入、支持行为以及情感付出等一系列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区别。因此,教师应将正确的文化导向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体育院校学生正确处理不良情绪,加强价值观引导,注重足球球迷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变化,培养足球球迷积极的心理观念和心理倾向,增强足球球迷理性的价值认同感,培养球迷健康的心理,推动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良性发展。

3.6 足球专项学生与足球球迷社团开展互动合作

体育院校足球专项学生有双重身份,一种身份是足球的后备人才,未来的足球教师;另一身份也是球迷。体育院校足球专项学生应积极与足球球迷社团开展互动合作,甚至可以亲自参与到社团活动策划中来。作为体育院校的足球专项学生,应该比普通的学生更了解足球文化,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掌握更多足球知识。同时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也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球迷素质的提高对健康校园足球球迷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球迷是球迷文化形成的内因,所有因素只有作用到球迷身上,最终才能产生球迷文化。因此,作为体育院校足球专项的学生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作用,看球时要注重自身修养,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进而为足球球迷树立良好的榜样。

4 结 语

新时代,“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念的落实需要足球先行,校园足球已经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为了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校园足球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青少年校园足球现在开始推广和普及起来,还要久久为功。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校园足球球迷的支持和鼓舞。尽管我国体育院校校园足球球迷文化发展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发展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未来在体育院校、教师以及球迷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浓厚的体育院校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校园足球亦将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猜你喜欢
足球比赛体育院校球迷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记一次足球比赛
精彩的足球比赛
中国球迷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球迷俱乐部
超级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