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青少年田径训练方式研究

2021-11-23 12:23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9期
关键词:田径理念青少年

许 翔

(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田径项目是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竞走、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具有速度与力量的激情。虽然,近年来我国田径运动发展迅速,对田径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也出现了一批成绩优秀的田径项目运动员,但是整体的训练水平,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这一差距,培养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是促进田径运动发展的根本任务,同时只有不断创新改革田径训练方法,才能更加符合当前创新教育不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教练员要突破传统的训练方式,转变青少年田径训练理念,不断对青少年田径训练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为青少年田径训练注入新活力,有效激发青少年参与田径训练的兴趣,通过不断提升青少年田径训练水平,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 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 训练方式单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学校的扩招,学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加大了学校的教学压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于现在的青少年发展需要。在青少年田径训练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的田径训练方式过于单一,多采用重复、机械性的动作训练,导致青少年很难对田径运动提起兴趣,而多数青少年也对学校的传统训练方式不认同,甚至出现厌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1.2 训练内容枯燥

目前,田径训练的内容多根据田径项目的自身特点来制定,从而限制了训练内容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传统的青少年田径训练主要采用直观、简洁的方式,训练内容多以田径项目的基本动作、基础知识为主,缺乏内容上的创新,使青少年田径训练变得枯燥乏味,且训练内容多是单纯地针对某一项田径项目进行的,与其他的田径项目联系不大,缺乏融会贯通,导致青少年田径训练效率低下。枯燥的训练内容将青少年田径训练变成了单纯消耗体力的任务,这不仅打击了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降低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效性。

1.3 训练积极性低

兴趣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探索事物的引导者,但单一的训练方式和枯燥的训练内容难以激发青少年的训练兴趣。长此以往,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积极性较低,训练效果不理想,打击了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自信心,且一部分青少年出现了对待田径训练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使多数青少年认为田径训练只是放松的课外活动,在训练中敷衍了事,不配合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甚至时常无故缺席田径训练,在课下主动参与田径训练的青少年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在田径训练中教师的指令针对性不足,无法满足所有青少年的需要,导致青少年训练参与度低。青少年缺乏训练的积极性,给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1.4 训练安全性不足

田径项目虽多在平地进行,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的田径训练,参与的青少年较多,教师数量有限,难免会有教师监管不到位的地方,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加上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安全意识较薄弱,因此田径场上安全事故是当前阻碍学校开展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一大难题。且因为学校场地有限,经常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参与不同体育项目训练中,只能共用一个体育场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在参与田径训练时受伤的风险。

1.5 训练实效性差

青少年田径训练发展除了受限自身的因素影响外,还受许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校对青少年的田径训练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将其作为辅助教学的部分,导致青少年田径训练缺少一套固定而完善的标准和制度指导青少年参与训练,训练质量较低,无法达到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预期目的,实施的实效性较差,长此以往,青少年在这种训练方式下,无法有效保持长期坚持参与田径训练的兴趣,注意力会越来越低,导致整体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2 创新教育理念下青少年田径训练方式

2.1 创新思想教育理念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辨别事物的能力较弱且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当青少年面对枯燥单一、强度大的田径训练时,难免会出现逆反的情绪,从而影响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给青少年讲解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的事迹,通过优秀田径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激励青少年刻苦参与田径训练,以转变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松懈、叛逆的心理。

2.2 创新田径训练方式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无限动力,在当前我国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下,传统的田径训练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青少年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打破常规对当前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制定新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方式才能直接促进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水平稳步提高,为青少年田径训练注入新鲜的力量。在创新青少年田径训练方式过程中,应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式的、枯燥的田径训练模式,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可以引进多样的训练手段,增加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趣味性、丰富性,带动更多的青少年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同时,教师应时刻观察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的表现和反馈,及时去调整田径训练的方式与方法,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率。

2.3 调整训练规划思路

创新教育理念提倡的是要尊重青少年的个性,以青少年为主体。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应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训练方案,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应在保障完成训练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分析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际情况,并调整训练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制定方案规划时需注意不能过于细化,应留有一些余地,避免方案过于死板;但也要注意不能过于粗略,偏离训练的初衷。同时,教师作为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重要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总结田径教学经验,探索创新田径训练思路。

2.4 完善田径训练环境

只有不断完善青少年田径训练环境,才能确保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系统性。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支持下,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倍受重视。因此,学校应增加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专项资金,用于田径训练场地以及训练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定期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维修,对于已经损坏不能修复的训练设备要及时换新,以排除因训练设施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田径训练环境。

2.5 利用多媒体辅助田径训练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有效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为迎合创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青少年田径训练,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对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帮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开展适合自己的田径训练方式,也可以利用运动类App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情况进行监测,以督促青少年积极进行田径训练,帮助青少年有效提升田径运动水平。

2.6 与市场信息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升高。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当前创新教育理念发展下,青少年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应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同时,发挥其创新性,以迎合当前创新教育发展的理念。为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效性,发挥田径后备人才的真正价值,学校应积极与市场信息做好对接,及时掌握有用信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田径人才培养模式,为青少年提高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其今后顺利就业铺垫道路。

3 结 语

田径训练是青少年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改善。当前的创新教育发展理念,为其提供了更加可行的创新路径。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时,应突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田径项目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以及青少年的需求创新教学理念,不断调整田径训练的规划思路,融入新的思想创新教育理念,融合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方式,以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专业性与有效性,真正彰显创新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效性,从而有效激发青少年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田径理念青少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计数:田径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