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1-11-23 12:35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杨和家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人工智能政治

文/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和家

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应用,且其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显著,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兴科学技术。在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先进且高效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极大地补充了高校课程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大程度上能够颠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教育基地,应当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技术思政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效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一、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针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应该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最前沿成果,应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视野。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系统或智能机器用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从而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故此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当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在5G时代的应用不胜枚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处理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抓取、信息管理以及运算的数据集合,是需要崭新智能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能力、市场影响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大量、极高增长率以及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日新月异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领域中可以利用普通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实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水平,最高能够达到为用户提供千万次计甚至是亿次计每秒的超高速数据运算服务,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络实时将运算结果返回本地。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除了单纯的运算之外,还具有多元化的附加服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大数据领域提供编程建模、云端备份、智能分析等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附加服务。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强大的智能计算能力以及多元化的附加服务,在5G时代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在5G时代中的应用,丰富了大数据的功能,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大数据信息分析处理的效率。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建立社会经济构成模型,便于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二)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结合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接入的云端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管理技术、建模编程、存取功能等按需求进行计算的资源访问服务,将其应用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并且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培养效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可以结合信息化整合理念,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服务器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令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针对硬件的多个需求也能够同时被满足,并使得服务器硬件设备能够跨越现实障碍,实现思政教师多系统协同工作,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了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与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后,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形势极好。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的资源整合。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行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云计算技术,来进行信息资源整合运算处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运算处理信息数据的人力资源、物料资源以及信息处理成本。结合先进思想,利用互联网智能技术将整个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优化,使得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课程、讨论、实践活动、考核测验等流程全部进行拆分重组。除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技术进行信息资源运算处理之外,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企业还应当整合线下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的节日,开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包括精神文明主题班会、团结劳动歌曲大合唱、学雷锋主题演讲等等,促进新时代高校学生在参与思政主题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除此之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在9·30烈士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的历史纪念日,带领高校学生参与祭拜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参观革命历史旧址以及革命纪念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使高校学生通过参观、体验等形式忆苦思甜,接受思想政治觉悟教育的洗礼。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

(一)高效率教学,拆分知识点。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以教材单元和课时作为教学单位的传统观念,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程将结合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拆分细化,以此作为教学单位对学生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以知识点单位划分的线上教学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理解吸收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结合人工智能教学的翻转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在理论知识教学资源广泛的同时,多媒体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减轻讲师的课业压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可视化教学进度。人工智能线上课程结合数据监测系统,能够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课程点击率、教学视频完播率以及考核成绩等教学测评数据,讲师能更直观地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数据,以此给学生及讲师带来更垂直的层次体验。由于高校专业班级人数远远多于小学以及初高中,讲师对于专业学生的教学进度把控是一个难关,往往只能通过测验成绩单一考量,结果往往有失偏颇。而人工智能结合数据监测系统提供的可视化教学进度大大提升了讲师对于学生教学进度的把控,实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成体系可视化的分层教学,以便于讲师对于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分层且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对于学生而言,讲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线上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实际践行案例,也能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以便于高校更好地培养孵化优秀的综合人才。

(三)多样化教学,增加学生选择。当代高校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在校教育,缺乏对社会真实运行规律的了解和认知,无法深入体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在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有效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学生能够高效的收集社会发展案例,建立小型社会动态子系统模型,并运用分类回归等技术手段,洞察当代社会的衍化规律,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在提供专业课程资源的同时,也提供浩如烟海的其他专业、其他地域的教学资源,能给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基础上,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及专业外课程等更多学习选择。并且专业课程测评结合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知识点解读、案例分析、数据实操等多种考核形式,区别于思想政治课程传统测评模式单一死板的考核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与考核模式,不但能增加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全面测评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吸收程度以及专业实际操作水平,有助于培养孵化有执行力、有创造力的优秀综合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先进且高效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极大地补充了高校课程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通过线上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翻转,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教学能动性,并且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势必要与人工智能线上教学相结合进行教育改革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综合能力的目的,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综合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人工智能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