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看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1-11-23 12:35湖北文理学院胡鹏飞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利用

文/湖北文理学院 胡鹏飞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发展,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其延续至今,但是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消亡。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推动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剧烈冲击,诸多十分宝贵的“非遗财产”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通过合理化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式保护,然后利用声像、文字等诸多形式对其进行保存,然后通过物质的形式将文化遗产进行展现,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重要载体,确保其一直传承。

一、进一步强化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现实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档案部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文化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档案管理部门兴建了非常完善、合理的非遗文化保护设施,并且制定了详细的非遗遗产保护机制,不但可以杜绝资源浪费的状况,同时还可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强化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为下列三点:其一,强化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能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整个民族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传播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当高度关注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档案部门应当加大投资,提高人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使人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其二,对非遗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充分展现当地文化以及民俗民风,非遗档案管理能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新时代背景之下的管理方式为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道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同胞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并世代传承下来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存在密切关联的表现形式,其不但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宝贵、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逐渐创造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各地区的非遗项目达到了90万项左右,并且大部分非遗项目均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获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遭受了重要冲击,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缺乏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规。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非遗项目方面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其二是非遗传承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目前,国内非遗产项目发展方面存在“申报热情、传承冷漠”的严重问题,诸多非遗项目在申报成功之后出现无人传承的严重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其三是申遗档案无法得到完备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与开发路径

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就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发展情况,通过合理化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处理,根据非遗档案的基本属性,探析其开发与利用途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若干种类型,比如礼仪、口头传说、表述等。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便是通过恰当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活态固化”处理,然后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要求进行再次开发,从而形成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此外,还可以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类型,再次开发“活态固化”之后的非遗档案。

(一)构建完善的非遗档案数据库。在构建非遗数据档案库的过程之中,档案管理部门首先应当深入非遗资源所在地搜集与非遗文化存在密切关联的信息数据,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重要前提,工作人员应当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起源、表现形式等,搜集与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相关的一切信息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多项内容,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例如实物道具、文献典籍等,所以档案部门若想对非遗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应当扭转传统思维观念,根据不同发展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收集。为了推动有关部门的研究与发展,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构建合理、完善的非遗数据档案库,为历史的发展与传统提供全面、合理的支持。数据库的构建应当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而推动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二)积极举办档案实体的主题展览。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均高度关注文化遗产,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各种机构均针对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建立了非遗档案展览室,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遗档案展览均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文化机构在档案展览馆举办方面的定位以及主题意识较弱,无法切实满足公众在主题化方面的需求,指向性相对比较明确。基于此,不管非遗档案资源属于商业化性质,还是公益性,均应当对非遗档案资源进行高效整理,构成主题相对比较突出、特色非常鲜明的非遗档案展览馆,从而有效推动非遗档案实现高效开发与合理运用。按照实际需求,把一些主题化的非遗档案进行固定展览,或者引入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网上展览,从而达到商业性、公益性等多方面目标。

(三)引入现代化技术,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非遗档案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发展源泉。但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若想实现对非遗档案进行合理化开发与利用,并实现非遗档案的产业化发展,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寻求恰当、适宜的技术路径。比如,通过虚拟技术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化与物质化,尤其是在规划设计方面,可以通过虚拟技术为公众创设一个不受空间、时间制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空间,使公众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国际社会上,对非遗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的虚拟再现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手段,例如“重现罗马”便是通过虚拟再生技术实现,以非遗档案为重要核心与基础,充分展现了公元320年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另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之中,还可以通过舞台表演、实景演艺等方式,贴近民众生活,实现非遗档案商业化的目的。

(四)扩大宣传路径,传播多元档案文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档案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档案文化逐步深化、交融、趋同的一个发展过程,对于非遗档案来讲,其是档案文化的重要构成模块,富含十分丰富的多元文化,所以应当强化其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而该点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开发与利用的内在要求。在非遗档案宣传方面,其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文化传播形式,比如结合实际需求举办一些特定主题的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其二是档案研究成果、具有民俗特色的优秀文化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包括多种,档案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一些新型途径来大力宣传、弘扬档案文化,实现对非遗档案的良好开发与利用。

四、结语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一股十分热烈的申遗高潮,各个部门均高度重视申遗工作,而对于肩负“记录历史、文化传承”责任的档案部门,应更加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尽管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面临资金、工作机制、管理、人力、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工作存在诸多难题,但是只要档案部门积极开拓、努力进取,必定会取得突出成绩,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良好传承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学会利用自己的欲望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