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企业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2021-11-23 17:24喻澜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企业教育

文/喻澜迪

创新创业理念于2014年提出,并特别强调只有创新才可以促进发展,从而刺激市场。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优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展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急切需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点。2018年国务院再次对“双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创业要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也受到了更多的高校关注与重视。从创新创业的本质上来说,其依旧属于一种素质教育,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职业素质与技能[1]。面对广大学生开展一种将知识、专业、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的交叉融合教育方式。基于此,需要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且采取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具有高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中。

一、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政府、企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在各大高校中已经广泛开展。然而政府和企业所具有的创校创业教育资源并没有被高校充分利用[2],使三者对人才培养没有达成统一的合作体系。政府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且聚焦在学生技能的需求中,从而形成一系列支持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但是没有和高校、社会创建的互动和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企业介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时只提供了师资与资金,没有在新环境下和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就不能成为优化企业发展模式的内在驱动力。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战平台

高校给学生所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只有孵化园及创业中心。高校对参与创业创新的教育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只对具有创意及优秀项目的学生开放孵化园和创业中心,而对部分具有创业意愿但缺少项目或是普通学生来说,只提供创业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能获得更深入的实践教育课程的学习[3]。也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各类创业比赛中得到不错的成绩,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创业项目并不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和指导,致使学生的创业方案只能停留在“想”的阶段而无法实施,从而降低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瓶颈

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虽然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实践机会。也有一部分高校选择外聘专业的企业家或者成功人士来校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的讲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学生的欢迎,但是并没有长远作用。这些方式都有着明显的临时及分散性,没有组织上的协调及制度保障[4]。对于外聘的创业导师其讲授的课程内容和效果,又缺少监督及考核,使其创业讲座、报告和学校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因此,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需要有效结合社会力量及资源,一同参与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而在这些社会力量中只有企业有着高校所需的教育资源,因此企业对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挥好企业的力量,才能够有效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针对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和举措

(一)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战平台

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首先,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提供社会贡献;其次,还可以在大学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打下牢固基础;最后,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企业可将优秀人才派驻到校园中担任创业导师,同时设立创业基金。借用校园平台将科研成果、技术、人才设立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也能够体验创业过程,激发其参与度。西方国家很早就支持大学生创业,例如英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指导、咨询以及创业赞助金和实习机会。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有商工业联邦、协会、小企业联盟和全国创业联盟。我国则是以贸工部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服务及商业成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组织。在创业活动中,企业才是受益最大的一方,因此,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掘自己所需的人才。

(二)高校全面推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高校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体验进行了重点说明,以此提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能力和信心。高校是创新创业的实施及主导者,因此要不断探索、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协调及整合,从而获得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企业的肯定。深入推进发展创业型大学,贯彻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此外,高校也需要认真开展与自身相符的创新创业教育,还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创业模式,从而找到新的教育模式。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好学校资源及优势,要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将企业引进校园,为学生争取能够实践的平台。此外,也要选择一些优秀的老师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在此期间积累实践经验,弥补自己身上的短板;在课程方面也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找到更加多样性的创业试验班。为了不让学生担心进入创新创业教育班会影响到毕业,学校要让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学生增加课程学分,使学生能够放手创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校,该学校每一年都会设立四个创业电商班。通过教师指导,学习各种创业所需的技能,并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将物流引入校园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创建实践型师资队伍,为实践教学提供人才支撑

虽然近几年高校都在积极地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但实际上各大院校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重点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实践教学的教师专业都是经济以及管理课程的,同时还是兼职的状态,因此在授课中并没有那么针对性;一部分从事创新教育实践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甚至都没有离开过校园;一部分通过外部招聘的企业或者专家教师又缺乏保障,其水平也良莠不齐。这些问题成为了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首先需要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师资队伍,通过创新创业专门机构的有效管理,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型的师资库。以学校高层领导为首的高校创新创业机构对学校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整合,进行分类后将其设置为师资库,遵循人才培育的模式,在师资库中选择合适的教师,通过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以此缓解高校缺少师资力量的困境。此外,也要改善校园中创新创业的实践型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着手:第一,外聘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对校园内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以此充实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并实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动向;第二,积极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各种学习与培训活动,高校为此还需要争取更多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创新创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活动,在培训期间学习最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和企业项目进行深入合作,或者直接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还可以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开拓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让校园中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紧跟市场发展需求,保障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不脱节。

(四)完善高校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就业体系

依托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地健全高校学生步入企业实践的就业机制。第一,要为大学生设立创业发展基金,尤其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该类型的企业欠缺合理及科学的人才结构,员工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现阶段,有很多中小微企业对大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优惠政策,却没有针对民营企业的人才发展基金。因此,民营企业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创建大学生人才发展基金、项目基金、奖励、扶持基金,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小微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刺激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兴趣与热情;第二,企业在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处理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优化中小微企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条件。基于此,高校可以创建中小微企业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在校园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保障高校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中小微企业的基本信息,并且全力改善中小微企业的申报流程,利用电子化与科学化的申报方式,健全中小微企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的渠道。

猜你喜欢
校园企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企业
企业
企业
题解教育『三问』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