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51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1-11-23 19:39信永明
北方水稻 2021年5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区域试验稻瘟病

信永明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苏 843000)

1 选育经过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以新稻36 为母本, 以自育品系12-4-6 为父本杂交,经多年南繁加代选育, 于2011 年在F6代材料中选留了性状稳定、高抗稻瘟病、产量高、米质优的水稻品系,2011~2012 年在阿克苏地区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3~2014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015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品种生产试验。 2016 年12 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新审稻2016 年13 号。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

2013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8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增产9.9%。 2014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2.3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增产4.8%。 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4.2 kg/667 m2, 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4%。

2.2 生产试验

2015 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720.3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增产6.0%。

3 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新稻51 在新疆地区属中晚熟粳稻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平均生育期162 d, 需≥10 ℃积温3 200 ℃以上。

3.2 植株形态及穗部性状

新稻51 株高97~100 cm,株型紧凑,苗期长势稳健,抽穗整齐一致,叶色深绿,分蘖能力强。散穗型,穗长20.0 cm 左右,平均穗粒数123.5 粒,结实率88.0%以上, 有效穗33 万~35 万穗/667 m2。谷粒椭圆,呈黄色,无芒,千粒重22.6 g。

3.3 抗逆性

抗倒性较强,高抗稻瘟病,耐寒、耐肥,活秆成熟不早衰。

3.4 稻米品质

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出糙率85.1%,精米率75.9%,整精米率60.9%, 直链淀粉含量15.2%, 胶稠度70 mm,垩白粒率25%,垩白度6.4%,粒长4.9 mm,籽粒长宽比1.8,碱消值6.3 级,透明度1 级。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培育壮秧

新稻51 生育期偏晚,应适时播种,降低播种密度,培育壮秧。 具体措施:25%的咪鲜胺按药种比1∶600 浸种48 h,防治恶苗病[1]。 阿克苏地区一般4 月上旬育秧, 机插秧育秧盘58 cm×28 cm规格播种量130~140 g/盘, 育秧盘58 cm×23 cm规格播种量100~120 g/盘,棚育秧播种量以250~300 g/m2为宜[2]。1 叶1 心至2 叶1 心期通风炼苗,2 叶1 心后期揭膜。

4.2 适时插秧,合理密植

机插秧秧龄一般28~34 d, 阿克苏地区一般在5 月上中旬插秧。 新稻51 属强分蘖型品种,应适当稀植,机插秧密度以30 cm×14 cm 或25 cm×(16~20)cm 为宜[3],栽插规格4~5 苗/穴。

4.3 合理施肥

一般本田施纯氮17~19 kg/667 m2,磷肥(P2O5)9 kg/667 m2,锌肥2~4 kg/667 m2。 磷肥(P2O5)总量的70%作底肥。 新稻51 生育期偏晚,应防止贪青晚熟, 前期追肥以氮肥平稳促进, 加施锌肥促返青;中期增施磷、钾肥,后期少施或补施氮肥,一般施肥总量5~6 次。

4.4 科学管水

插秧后应及时灌深水至接近秧心处,一般4~5 cm 水层,保水3 d;分蘖期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水层深度3~5 cm,以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分蘖末期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 拔节期采用薄露灌溉或间歇灌溉,若遇低温寒潮则应深水保暖;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保持水层3~4 cm;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灌溉,即浅湿交替、以浅为主的灌水方法;蜡熟期采取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的灌水方法; 不宜过早停水,以免影响谷粒饱满度和稻米品质,一般在9 月中旬停水。

4.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治病虫草害。 插秧前封闭灭草,在水耙地时用60%丁草胺乳油80~120 ml/667 m2加草克星10 g/667 m2兑水洒施。 插秧25 d 后,可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 ml/667 m2、10%农得时10 g/667 m2和草克星10 g/667 m2,混合第2 次分蘖肥施用。 6 月下旬至7 月初,二化螟易发生危害,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4]。 新稻51高抗稻瘟病,一般可不需药剂防治稻瘟病。

5 适宜种植区域

新稻51 在新疆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新疆南疆地区有效积温3 200 ℃以上稻区种植。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区域试验稻瘟病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