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新组合辽99 优30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1-11-23 19:39李小婉王先俱张忠旭
北方水稻 2021年5期
关键词:晚熟粳稻抗性

李小婉,王先俱*,张忠旭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 110101)

辽99 优30 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稻区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与新组合培育” 课题与沈阳市中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支持下, 遵循杂种优势、理想株型、生态广适育种相结合的指导原则,结合选育高产稳产、品质优、多抗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的技术路线具体实践, 采用优质偏粳型不育系与广亲和优质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1]。该组合具备较强的杂种优势, 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株型紧凑理想、高产稳产潜力大、米质较优适口性好、抗性强防御病虫害、生态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2]。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

1.1.1 不育系辽99A 1996 年春以BT 型胞质的黎明A 为母本, 在LS2/珍珠粳//8958 复交后代中选择柱头外露率高、柱头大、叶型直立、株高偏低、分蘖力强的理想株型材料为父本,剪颖套袋回交。1999 年,经过共6 次的沈阳、海南两地边选择父本边回交转育后, 不育系父、 母本已逐渐趋于同型,不育系育性表现稳定,正式定名为辽99A。

1.1.2 恢复系C30 2003 年以爪哇型广亲和恢复系C2106 为母本、 优质恢复系C349 为父本进行杂交,再与C948 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过9年7 个世代连续选择,于2011 年育成。2012 年成对测交。 F1表现强恢并且优势明显,以辽优2006为对照[3],增产13%左右,米质优良,性状稳定,定名为C30。

1.2 测交配组与优势鉴定

2013 年用C30 与粳型不育系辽99A 复测,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水稻所试验田鉴定F1杂种优势。99A/C30 组合的分蘖力、穗颖花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籽粒充实度、米质、千粒重、单株产量、抗性等指标比对照均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

2014 年进行小面积制种和亲本繁殖,同年进行品比试验。2015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晚熟组预备试验。 2016 年参加辽宁省杂粳区域试验,2017 年参加省区试复试,2018 年进行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示范种植。2019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190011。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株形态及穗部性状

辽99 优30 幼苗粗壮、色浓绿,秧苗生长发育快。 叶片上冲直立,株高105.7 cm,茎秆粗壮有弹性,基部节间较短,成熟期植株转色好。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数为14.7 个/穴,有效穗数一般为24万穗/667 m2左右。穗长约26.3 cm,半直立穗型,平均颖花数157.7 个/穗,结实率90.6%,千粒重25 g。

2.2 生育期

辽99 优30 在沈阳地区4 月10 日之前播种,5月10~20 日移栽,生育期161 d 左右,属晚熟组合。

2.3 抗性

2016~2017 年2 a 区试抗稻瘟病试验, 辽99优30 对稻瘟病抗性表现为苗瘟2R、 穗颈瘟R。2016~2018 年在东港、大连、盘锦等地较大面积示范种植,田间表现对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和穗颈瘟病有抗性,具有较强抗倒伏能力。

2.4 米质

2016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8 mm,蛋白质含量6.4%,直链淀粉含量15.9%,糙米率82.2%,精米率74.5%,整精米率71.7%,垩白粒率31.0%,垩白度4.8%,透明度1 级,粒长5.6 mm,籽粒长宽比2.1,米质较优。

3 产量表现

杂交粳稻新组合辽99 优30, 于2016、2017年分别参加辽宁省水稻区试晚熟组试验,2 个点次(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农业技术协会、东港市农业中心) 减产,13 点次增产,2 a 平均产量为560.5 kg/667 m2, 以金禾1 号为对照, 增产8.2%;2018 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8.2 kg/667 m2,以金禾1 号为对照,增产13.4%。

4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杂交粳稻组合辽99 优30 穗大粒多,属于源限制型品种,应针对其生育特点,建立以“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为中心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4.1 培育壮秧,适期早播早插

辽南稻区的播种要在4 月上旬完成, 机械插秧播干籽100~110 g/盘, 手插秧播干籽25~30 g/盘,用种量2 kg/667 m2,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1 叶1 心炼苗,床温控制在30 ℃以内,若水分不足适量喷浇补水, 移栽前根据苗情可适当追施硫酸铵20 g/m2、硫酸锌5 g/m2,培育叶龄为3.5 叶的机插秧壮苗。 5 月25 日前完成移栽。

4.2 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

辽99 优30 宜适当密植栽培, 插秧规格30 cm×20 cm,达到11 000 穴/667 m2,壮苗3 棵/穴。

4.3 合理施肥

遵循“前促、中稳、后保”原则,氮肥平稳促进,增施磷、钾、锌肥。 底肥施硫铵20 kg/667 m2、二铵10~15 kg/667 m2、钾肥7 kg/667 m2、锌肥2~3 kg/667 m2,要全层施肥,撒施后结合旋耕进行深施。分蘖始期施硫铵10~15 kg/667 m2,分蘖盛期施硫铵10~15 kg/667 m2、钾肥7 kg/667 m2。 减数分裂期和出穗后酌情施硫铵5 kg/667 m2左右。

4.4 科学管理水浆

浅湿干间歇灌溉,后水不见前水。分蘖末期适当晒田以提高成穗率, 在田间茎蘖数占计划穗数80%~85%时进行早晒田。 孕穗与成熟期湿润灌溉,采用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以便于保根养叶。收获前尽量延迟断水,一般收获前半月灌1 次透水,促进活秆成熟。

4.5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预防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 东部沿海稻区、 辽南稻区应注意预防白叶枯病、稻瘟病。插秧前用12 g/L 恶草灵EC 和60%丁草胺EC 各150 ml/667 m2混匀后以均匀甩施的方式进行封闭处理,防治本田杂草,隔1 d 之后进行插秧。 如果除草处理效果不佳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可在返青期用25%稻杰OD 80 ml/667 m2或10%苄嘧磺隆WP 30 g/667 m2以及60%丁草胺EC 150 ml/667 m2伴随返青肥均匀撒施, 进行补救防除。

4.6 适期收割

水稻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当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转黄,稻穗中部变成黄色,稻粒饱满坚硬,稻谷含水量在20%~25%时最适宜收获。 适时收割,确保增产增收。

5 适宜种植地区

辽99优30 适宜在辽宁省晚熟稻区如东港、大连等地区种植,也可在河北、新疆等省(自治区)的适应地区种植。

猜你喜欢
晚熟粳稻抗性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常规粳稻品种(系)裂颖性状的初步探究
Pib、Pi9、Pi2、Pi54和Pish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晚熟
晚熟
晚熟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晚熟脐橙映峡江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