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协调研究

2021-11-23 20:47张津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审计工作财政

张津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引言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所开展的政府预算执行以及决算审计工作已经历经将近20年。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不断贯彻与扩展化发展,预决算审计对于国家财政所起到的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其他国家政府财政报告审计工作相较而言,国内框架体系仍旧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内容[1]。为全面加强政府预算执行以及决算审计工作质量,国家政府部门主张立足于政府会计准则,强调双体系运行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协调的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双体系运行效率与质量。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财政制度应该迎合发展机遇与挑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推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双体系下政府财政报告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深化政府公信力与财政透明度

我国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本质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政府财政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确保我国政府财政运作效率以及质量得以高效化发展。为达成上述目标,相关部门需要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对政府财政报告内容进行合理编制。需要注意的是,为全面提高政府财政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程度,国家方面必须针对政府财政报告审计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

其中,在年度财政报告鉴定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全权交由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完成。与此同时,该专业机构还需要提出针对性地改进优化方案,以确保鉴定过的财政报告可以达到真实性与可靠性目标要求。这样一来,公众以及政府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我国财政发展情况。不仅可以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可以督促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2]。

(二)满足政府信用评价要求

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政府需要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适当发行地方性政府债券。同时,所发行的地方性政府债券需要交由财政部门进行评级处理,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在此过程中,财政部门需要给投资者提供相对应的信息内容,以确保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般而言,财务信息基本上可以视为政府用于信用评级的数据资料,可以视为鉴定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数据资料。鉴于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主动结合财务信息实况,利用整合分析能力确保政府公信力得以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主动利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加强对政府财政问题的透明化管理,确保财政信息可以公之于众,树立政府良好的公信力形象[3]。

(三)高效提升政府运行效率

预算审计基本上可以视为真实反映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预算审计工作一般难以实现对政府财政活动风险性问题的评价与分析。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主张利用政府财政报告审计制度实现对政府财政分析问题的识别与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结果,确立科学合理的方案措施,确保政府财政风险得以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基于权责发生制,提高政府财政活动绩效的可靠性。

二、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协调整合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科学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基本可以视为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审计工作长期受到法律准则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影响,导致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长时间处于不成熟状态。一般来说,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主要有预算执行审计以及决算审计等工作内容组成。随着国际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准则的推广与应用,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不得不结合国际形势发展进行深化改革。其中,为摆脱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长期处于不成熟状态的局面,国家主张通过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工作,实现传统政府审计与政府审计财务报告审计的协调化发展[4]。

一方面,双体系下实现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的协调整合基本上可以达到有效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目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促使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内容得到了全面深化与发展。而将预决算审计与政府财务报告进行协调整合,可以对我国财政实施状况进行合理鉴定与评价。定与评价过程中可以从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两个方面进行合理鉴定与评价,推动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发展。

另一方面,双体系下实现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等协调整合,基本可以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反腐倡廉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审计基本上可以视为国家经济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可以有效拓宽我国政府审计体系的发展格局,确保审计工作可以发挥监督国家财政的重大作用。最重要的是,该制度内容还可以响应国家反腐倡廉政策要求,利于健全与完善国家监督体系[5]。

(二)可行性分析

关于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的协调可行性研究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是政府审计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为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能协调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举例而言,随着我国省级范围的不断拓宽以及审计内容的不断发展,我国审计工作内容无论包含预决算审计工作之外,还包括国家专项资金审计以及扶贫资金审计等主要内容,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主流发展趋势。

三是政府审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现有注册会计师参与公共部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现象,无疑是为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协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力。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的融合发展将会成为主流趋势。

三、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的协调整合措施及建议分析

为确保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工作得以实现协调整合目标,建议政府部门及行业内部应该对双体系发展内容予以高度重视。最好可以从加强政府审计力量以及培养多元化人才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发展与合理落实。

(一)健全与完善我国政府审计监督体系,弥补传统工作存在的不足

政府审计监督体系应该主动立足于双体系下的运行要求,从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协调发展方面对当前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

首先,政府审计工作应该立足于提高国家财政透明度角度,高效实行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确保政府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得以全面提升。

其次,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应该主动肩负起自身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政府财政收支问题的合理评估与安全分析,以确保政府运行效率得以全面提升、财政风险问题得以减少。

最后,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工作任务。坚持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加强对各项审计工作内容的贯彻程度与落实程度,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弥补传统工作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利用多举措并存的方法,培养多元化人才资源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多数政策的落实往往需要人才资源作为支撑。为确保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得以协调化发展,建议相关部门方面应该积极构建政府财政报告,确保政府审计体系得以协调整合。其中,在审计人员的资质能力培养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理念的培养力度。在正式培养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主动立足于双体系政策要求对审计人员培养计划进行合理制定[6]。

如可以让审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变化情况,构建相应的考评体系并且给予审计人员深造的机会,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贯彻与落实提供良好保障。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可以与高校加强合作力度。主动利用实地观摩或者专家讲座等活动方式,让高校学子更加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的职能与重要意义,为日后工作的准确贯彻与落实提供良好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财政报告审计制度,基本上可以视为确保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的重要保障。其中,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与决算审计的协调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推动我国政府审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鉴于二者的重要性,建议政府部门方面可主动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相结合的体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同时,政府方面可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培养或者利用引入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等方式手段,为双体系下财务报告审计与预决算审计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在驱动力。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审计工作财政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