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习的最高境界之一,是策展你的人生

2021-11-23 15:26晓扬老师
父母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策展展品博物馆

晓扬老师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很多博物馆暂时闭馆。但那些爱博物馆的孩子,却自己动手在家中建起了一座座奇妙的博物馆。

“在家建个博物馆”活动是我在2020年2月发起的。那个时候,孩子们每天都只能待在家中,精力旺盛的他们开始“上房揭瓦”。于是我就想,不如给他们安排点“正事儿”做。活动倡议书一经发布,反响热烈,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让我感到非常惊讶。有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博物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年级小学生于同学跟着爸妈回老家过年,因为疫情他们暂时被困在原地。得知这个活动后,他很想参加,但自己的收藏品和作品都不在身边,该怎么办呢?在爸爸妈妈的启发下,于同学发现,自己的老家浙江诸暨,特产之一正是竹制品。于是,“竹制品博物馆”的构思便神奇地出现了。更有趣的是,小于同学的爸爸妈妈把老家房子里的一个仓库空出来给孩子做展厅,还用无人机记录下了孩子一个人在院子里挑选展品、将展品搬进展厅的忙忙碌碌的影像。

二年级的李同学是一位热爱艺术的小朋友,她对人类遭遇的几次大疫情的源头很感慨,于是把自己和哥哥平时创作的动物主题艺术作品进行了分类,创建了“动物艺术博物馆”。作品主题从犀牛和渡渡鸟,到海洋生命,再到和动物打斗的古埃及人,想法新颖。

四年级的阿泰同学看到活动倡议后激动地对妈妈说:“我早就想要写一写互联网的事儿了!”于是,他创建了一座线上的虚拟博物馆—搜索引擎博物馆,展品是大大小小的搜索引擎和他的点评。

孩子总是可以给我们很多惊喜,成果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策划阶段的构思。活动倡议发布后的短短20天内,我们就收到了400多个成果—不,是400多座博物馆在小程序后台纷纷落成。

策展的3个模式

随着活动的持续进行,我们总结出了“在家建个博物馆”的3种模式,让孩子学会策展,学会探索自己和世界。

第一种模式:我的世界

引导孩子向内探索,回顾和审视自己的人生阅历(包括经历、兴趣,或思考等等)。然后,通过“建个博物馆”的方式,向外界表达自己,并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这种模式下,孩子们通过给别人看自己收藏的或制作的、自己很喜欢的或者很珍贵的东西,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种模式:你好,世界

引导孩子向外探索,尝试将一个已经有了一些了解的话题通过“建个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完整的表达,并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不断加深对该领域的认知。在这种模式下,孩子根据一个主题,思考要去干什么、要搜集什么、要向别人展示什么,选取的展品是为主题展示而服务的,不再局限于“我自己的东西”。

第三种模式:全新的世界

当孩子尝试了解一个自己从未进入的全新领域,在一定时间约束下对该领域从零到有建立认知,通过“在家建个博物館”的方式,向外界表达自己的认知,从而感受一次特别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以自己从没接触或极少接触过的主题搜集信息,进行建馆(缺少实物时可以用虚拟展品或者图片展板),是一次非常好的项目制学习的体验。

办展的4个收获

第一,自我认知

让孩子们在“策展”中有机会审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同时找到对外表达和分享的乐趣,就是这个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第二,学会探究

博物馆的最终呈现,需要孩子研究如何从不同角度表达展品和背后的故事,研究如何使展览逻辑完整,研究如何围绕一个主题搜集展品然后进行展示,这就是很好地在实践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第三,提升信息素养

当下的孩子并不缺乏信息和知识,但是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上筛选、获取有用信息。在“建馆”的过程中,孩子基本都需要用到网络资源,所以也在学习如何用好互联网,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比如“巧克力博物馆”的小馆长,就从网上了解到了巧克力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流程,制作了图文展示,“多彩海洋博物馆”的小馆长通过互联网学习,将电子互动设备引入了展区,让“游客”可以自主体验动态的海洋。

第四,学会人际沟通技巧

当孩子们在家中建成一座博物馆之后,他们会自主上传、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欣赏他人的作品。孩子们之间可以互相提建议,在互动后去优化自己的作品。在分享、互动、相互启发中,孩子们的沟通能力都提升了。

猜你喜欢
策展展品博物馆
展品被盗了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博物馆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