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特点

2021-11-24 04:42李楠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式冥想瑜伽

李楠 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

一、瑜伽的概念

瑜伽一词来源于梵语词根yuj,意为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即把人的注意力结合起来加以引导、运用和实施,也有结合和交融的意思。①瑜伽最早是印度古典哲学派系之一,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套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全面提升人类健康的科学。不仅是一项理想的预防身体和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指引人们全面的审视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一)瑜伽的起源

瑜伽最早发源于印度河流域,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一论断被考古学家在摩亨佐达罗遗址和哈拉帕遗址发现的瑜伽士冥想打坐的石雕和印章所证实。

(二)瑜伽的发展

瑜伽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后古典时期、现代瑜伽。最早记录瑜伽的典籍是《梨俱吠陀》,《梨俱吠陀》诞生于约公元前1500年,它是划分前古典时期和古典时期的标志。《梨俱吠陀》是婆罗门教的代表典籍之一,也是一部赞颂神灵的诗集,在这部典籍里把瑜伽歌颂为来自梵天的智慧,开悟的智者听到了这种智慧,并把它记录了下来。约公元前300年,瑜伽发展成为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之一,称为“瑜伽派”,代表作为《瑜伽经》。《瑜伽经》的诞生标志着瑜伽经典时期的到来。《瑜伽经》里阐述了什么是瑜伽、瑜伽的修习方式以及修习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可以说《瑜伽经》为后来印度瑜伽的发展奠定了框架,在瑜伽经中将瑜伽行法分为八支,包括制戒、内制、体式、呼吸控制、制感、专注、冥想、入定。

三、瑜伽流派

正如世界上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哲学,不同的经文有不同的解释,瑜伽几个世纪以来也发展成为不同的流派。毫不奇怪,有着如此丰富思想和情感的人类会在瑜伽领域找到几条通往精神发展的道路。就像走两条不同的路可以到达山顶一样,所有灵性领域的道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许多人发现,当他们在生命中前进时,不止一条道路满足了他们的灵性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瑜伽流派。

(一)智瑜伽(Jnana yoga)

智瑜伽在梵语中的意思是“知识”。因此也被称为智慧瑜伽。它鼓励瑜伽修习者将真实与虚幻、我与非我分开。思想被认为是不真实的一部分,一个人必须用思想战胜它自己。智瑜伽的主要技术是沉思和冥想。智瑜伽修行的三个阶段:1、聆听并吸收瑜伽士或导师的指令。2、反复思考聆听到的知识。3、体验与探究:借由瑜珈(冥想)的帮助,亲自去看它是否与他所听到和推论的一样。

(二)奉爱瑜伽(Bhaki yoga)

奉爱瑜伽被认为是最可靠、最安全、最容易练习的瑜伽形式。奉爱瑜伽主张以一种个性化的形式,通过对神的奉献和爱来实现至高的自我。不同于其它流派,奉爱瑜伽并不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寻求通过将情绪升华为奉献来疏导和驾驭它们。诵经是奉爱瑜伽中最重要的技巧。

(三)业瑜伽(karma yoga)

业是指行动,业瑜伽是指通过行动达到身心灵的联合。它主要是给那些以行动为导向的人选择的。它通过教导有志者通过无私地行动来净化心灵,不考虑个人得失。注重行动的过程,将结果交于神去决定。依《薄伽梵书》所言,“业瑜伽是所有的内在的和外在的活动的无私奉献,是对所有工作之主的无私奉献,是对永恒的灵魂能量和苦行之主的奉献。”

(四)王瑜伽(Raja Yoga)

王瑜伽又称为帝王瑜伽、八支分法瑜伽。包括姿势锻炼、呼吸、冥想等等的由八部分组成的瑜伽体系。它被认为是所有修习之路的顶点。王瑜伽不是指一种特定的瑜伽形式,而是指自我实现的终极状态。《哈他瑜伽之光》中说道:“哈他瑜伽是通往王瑜伽的楼梯”。哈他瑜伽重在体式和制气,而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调息,是心灵导向的,冥想是其中最高的练习。通常使用莲花坐等一些体位法日进行冥想,摒弃了大多数严格的体位法。在王瑜伽的练习中,所有形态的瑜伽修习者的最终目标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智,以便超越心智,进入无心智状态。

(五)哈他瑜伽(Hatha Yoga)

哈他瑜伽(Hatha Yoga)又称诃陀瑜伽,是身体洁净、呼吸和各种体格锻炼方法的体系。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两个体系,一为精神体系一为肌体体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骚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的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体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骚乱,消除肌体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恶性循环的运动通过调息来清除体内神经系统的滞障,通过庞达控制身体的能量并加以利用。哈他瑜伽是目前在中国推广最多的体系。

四、瑜伽的特点

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身体保健术,具有普适、身心兼顾、注重内修等主要特点。

(一)普适

“瑜伽是控制心灵的波动”,这样的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专注于眼下的事情,没有被外界其它所扰,享受这一刻的身心合一,便是瑜伽。或许大多数人不能做到长时间专注,但有一刻专注,就有一刻我们在瑜伽。哪怕是洗碗的时候,全心全意的感受陶瓷的冰凉触感,以及手指和盘子发出的摩擦,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这就是瑜伽,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赶走一些阴霾,让积极的能量照进心里。

瑜伽体式的练习也从来不是瑜伽的目的,体式只是我们用以增强知觉的手段。练习者的收获大小并不由练习难度越高低决定,而是由练习时感受身体所带来的知觉决定,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瑜伽的练习没有身体上的门槛。无论男女老少,运动健儿还是体弱多病,都可以通过瑜伽有所收获。

(二)身、心、灵结合

《梨俱吠陀》中关于瑜伽的解释为“轭”,是“牛驭马车”的意思。要想这辆马车驶向更远的地方,身、心、灵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牛驭马车”这个整体中,身体(body)好比马车,五官所产生的知觉(sence)就好比拉车的五匹马,心意(mind)就像拴在马身上的绳子,呼吸(breathing)是动力的马鞭,智慧(intellect)是驾驭马车的人,灵魂(soul)是马车的主人。由此,要想灵魂通往更远的地方,身体是物质基础。除了健康的身体这一物质基础之外,人还必须通过控制呼吸、心意来控制知觉,从而控制马的走向。试想,如果不通过控制心意来收摄感官,那么拉着马车的五匹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五匹马受外界不同的影响往不同的方向走,马车势必会翻。这样的比喻虽然很古老,但依然适用于现代。无论是古典瑜伽时期,还是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现代,人们总是在身、心、灵统一的时候获得极致的快乐。中国人形容快乐之时会用到“忘我”“沉浸”“陶醉”等词语,古代如此,现在亦如此。而这种状态都是身、心、灵合一的体现,在这些时刻我们将所有的精神力集中在一处,不受身体知觉和纷乱思绪的干扰,这便也是瑜伽练习者追求的状态。

(三)注重内修

瑜伽不是向外表达的学科,而是向内观想的学科。在我们上一节瑜伽课之前,瑜伽老师一般都会告诉学员,不要和他人攀比,用心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在此细小之处遍可窥瑜伽较其他运动不同之处:上一节篮球课,老师会教你怎么团队协作,教你怎么避开其他人的阻拦把球投进篮筐;上一节舞蹈课,老师会告诉你要注意眼神与观众的交流,注意怎样的动作是看起来美的;上一节搏击课,老师会教你怎么击败对手。而对于瑜伽来说,你完全不必在意团队协作,不必在意观众,不必在意输赢,瑜伽的练习需要我们将感官从外界收摄向内,激起内在无限的可能性。

艾扬格大师曾经说“瑜伽是我们向内观察自己的镜子”,瑜伽练习需要向内修,通往内在真相的方向,眼睛无法帮助我们,但内在的智性和觉知可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快乐的途径数不胜数,不断地向外探索,在社交中探索社会的运行轨迹,在不断地观察、实验、运算中探索宇宙的奥秘……然而,我们会发现随着长大,我们越来越深谙社会交往的规则,懂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我们似乎没有变得更快乐。在我们不断追寻的过程中,有时难免弄丢了自己,陷入了不断不追求的空虚之中。外在的东西,比如房子、汽车、金钱、地位等虽然可以让我们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不是长久的。真正长久的快乐,满足来自自身,健康的身体属于我们,宽容、慈悲的品质是属于我们的,无论身处繁华或是身陷囹圄,乐观、坚韧的品质是属于我们的。

《奥义书》中用“五鞘”这一概念解释了人类的存在,这一概念是瑜伽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鞘就像剑鞘一样,它是包裹在内在真相外的壳子。五鞘由外及内分别指“食物鞘”“气能鞘”“心意鞘”“觉悟鞘”“喜乐鞘”。处在“食物鞘”这一层面时依赖食物获得能量,这种知觉停留在物质层面。“气能鞘”是指脱离了对物的执着,通过呼吸来获得能量。练习瑜伽体式时,通过呼吸与体式配合感受到的能量流动也属于这一层面。“心意鞘”即内心有坚定信念,并能从中获得能量。“觉悟鞘”已经是很高的层面,到达这一层面的修习者已经对宇宙至高真理得到了体悟。“喜乐鞘”是最靠近内在真我的层面,到达这一层的修习者已经达到永恒的喜悦,是指修习者超越身体,超越心意,超越智慧获得灵性的喜悦。可以看到,瑜伽练习的每一层突破都是在向内求,都是去除无知,消除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靠近最纯净的自我。所以,瑜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向内修习。

五、结语

瑜伽至今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洗涤与沉淀下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古印度文明在艺术、哲学、医学领域的奇迹,更已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20世纪以来,瑜伽凭借其完备的科学性、高度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智慧性迅速火遍全球。瑜伽通过多达84000余种不同体式,伸展肌肉、雕形塑体、调节内分泌;并通过休息术和语音冥想放松神经、缓解压里、改善睡眠、延缓衰老、清晰思维等,这些功效已经被西方研究证实。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与此对应的,慢性病的发病率却不断上升,压力、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层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减肥塑形,拥有曼妙身姿,或者矫正不良体态,改善气质,提高自信,缓解不良情绪等目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瑜伽的行列。

国际上关于瑜伽的研究涉及哲学、运动学、心理学、康复学等百余个学科。近年来,国内关于瑜伽功效的研究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瑜伽更是进入医院,成为很多医生推荐的康复运动手段,很多心理医生也推荐其患者进行瑜伽锻炼来帮助改善抑郁情绪,甚至于军队,高级赛事训练中都有瑜伽的身影。然而,瑜伽的价值依然不止于此,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注释

① 《瑜伽之光》艾扬格(B.K.S Iyengar)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7年12月

猜你喜欢
体式冥想瑜伽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馆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冥想》
绝句体式多变化
冥想
冥想
迎接瑜伽日
律诗篇法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