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太极拳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研究

2021-11-24 04:42王义伟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太极拳思政职业

王义伟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构建符合我省中高职学校状况和学生认知能力“3+2”培养模式下的两个阶段的太极拳课程思政和教学方法体系,实现在“3+2”培养模式下中高职太极拳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形成符合实际的有效机制,是实现中高职教育阶段完成个人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好的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提供强有力的课程保障。在实施路径与方法中要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钉钉、微信等平台,开展自学、探究、讨论等教学环节,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采用任务驱动法,落实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在教学中,“3+2”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太极拳课程思政采用任务驱动法等方法,认真做好中职和高职两个教学阶段的太极拳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

中职阶段通过教师设计太极拳的教学环境、发布简单易于感知的教学任务等手段促进学生掌握的太极拳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将思政教学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实现思政内容的传递。在高职教学阶段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方向为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推进思想政治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对课程教学团队开展合理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并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就我国目前“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太极拳课程思政的现状和有效开展建议作出以下陈述。

一、“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关于“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与“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体育课程设置借鉴的文献资料十分有限。通过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中高职体育课程有效衔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的学术论文仅有20余篇,在“3+2”贯通培养模式的太极拳课程衔接领域更是只有一篇文献,这足以证明在这个领域我国的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不足,通过查找还未发现关于我省教育专家和相关人士在“3+2”贯通培养模式的体育课程领域出版相关学术文献。在查找其他学科在“3+2”贯通培养模式的课程思政领域相关文献中,英语学科方面出现60余篇学术文献,语文学科方面出现50余篇学术文献,从这个现象中我们能发现在“3+2”贯通培养模式的课程思政领域体育学科是明显研究和关注不足的,这也表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是非常迫切的。通过知网文献和百度文献查阅了解到国外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开展较早,其中中高职教育的课程已经建立了以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尤其是体育课程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学科逻辑体系等因素。尤其以英国为代表的以单元课程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我深感到国外中高职贯通体育课程领域已经明显的领先于我国,他们的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这对我国“3+2”中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发展有很好的促进和导向意义。

二、关于“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研究的意义

(一)“3+2”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是社会对人才培养和质量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更多依赖于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服务经济社会的职业教育也从注重外延和规模的扩张,走向提高人才质量和层次内涵建设之路。“3+2”模式体育课程思政是实现中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质量,提高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满足社会对高端型人才的需求。

(二)“3+2”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学生终身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建立和完善的终身体育教育体制是我国经济有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是构建职业教育的桥梁,是实现学生构建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举措,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满足各时期培养阶段的学生不同的需求,更大程度发挥体育育人效能,真正实现整个职业教育时期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3+2”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是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同感的要求

“3+2”培养模式是中高职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受到社会各界认可,中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和开展,是保证体育教育多样化、个性化、高效率的途径,是保证各个教学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育教学的任务。

三、有效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概览

(一)“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建设定位

太极拳课程思政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方向性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已经正式纳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培养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是引领学生与民族共命运共呼吸,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政治觉悟。课程思政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目前正是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养。

(二)“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方针

“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要做到思政理念与体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了解和掌握授课对象与学情分析。在制定太极拳课程思政的教学计划前,教师首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身心状态和需求,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中专、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优点是动作模仿学习和短时记忆再现能力较强,思维和智力已经趋向于成熟稳定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但是缺点是学生学习主动力不强、学习持续力不足、学习自律性偏弱,但对体育运动学习兴趣不强;遇到困难畏手畏脚不敢展现自我,这些都需要有效开发与深入引导。在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进一步趋向于成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适应学生和社会要求的教学方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和创新各种方法组合。另一方面太极拳课程要做体育教学、学科专业和思政教育达到三位一体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评价中找出思政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评价中找出思政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还有太极拳课程要做到身心发展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新闻、人物等要素,贴近学生认知,符合学生的情感,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提升学生思政意识和思政行为。

(三)“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目标设计依据

太极拳课程目标设置依据要发展学生终身体育,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适应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认知领域目标中了解体育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懂得体育健康知识的实际运用。基本掌握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知道太极拳的门派和体系,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术语和规则,以及太极拳的发展趋势了解身体健康的概念,懂得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内容,掌握心理健康的危害。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意识,并形成健康生活态度。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形成,并通过学习太极拳的课程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知道太极拳的外在美的观念,从而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特点。在学生情意领域目标中养成学习体育课的学习动机,体验学习太极拳的乐趣。形成喜欢体育运动并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了解集体学习和思考的价值,提升合作学习、发现探究学习的能力,推动创新的能力。养成学习体育课的学习动机,体验学习太极拳的乐趣,形成喜欢体育运动并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了解集体学习和思考的价值,提升合作学习、发现探究学习的能力,推动创新的能力。养成职业素养,在学习体育课程形成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为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养成合作意识和竞争的观念,了解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以达到职业的适应能力。

(四)“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选择原则

教学原则应该符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太极拳是有氧套路运动形式,应该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式。在选用教学原则时要考虑教学的阶段,在课程的上半段考虑用讲授等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在下半段用探索发现教学方法,在教学原则的选择时,应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应有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原则第一任务是指导学生完成课程与教学目标,为教学任务服务,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导向 在应用教学原则时应有课堂思政的要求,注意学生价值观、爱国观、认识观的培养,多选择情境教学法。选择教学原则时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感官模仿能力提升构建知识能力。

由于“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在我省是刚刚起步,关于“3+2”模式太极拳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在我省的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时期,通过“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太极拳课程思政有效研究,可以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黑龙江省中高职学校在“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下实施太极拳课程思政和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可以为我省其他中高职院校在“3+2”贯通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思政设置和教学实践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

猜你喜欢
太极拳思政职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