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2021-11-24 07:38李建军
活力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建设管理

李建军

[云南上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昆明 650201]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拓展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思路,创新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会计建设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拓展与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拓展与创新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利润

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拓展与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利润。随着企业信息化、科学化的大力推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强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坚固地位的有力保障。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财务流向加以管控,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润,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拓展与创新,有助于丰富企业产业知识结构,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上涨的目的[2]。

(二)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会计建设工作过程中,财务主管部门需拓宽自身的眼界与思路,以保证自身的管理会计建设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并根据市场经济的状态及时调整管理会计建设方向,这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对各类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拓展与创新能够为企业打开新的发展局面,有助于迎合市场需求。目前,一些国际时尚名牌也在以创新谋发展,将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了现代创意产品之中,一经推出便呈供不应求的局面;也有一些品牌还在故步自封,仍然守着传统产品不求改变,在近些年来已逐渐呈现颓势,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拓宽企业发展渠道

在多学科视角下,对企业管理会计建设进行拓展与创新,使企业财务能够将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会计学等各个不同的专业进行合理融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渠道拓宽思路,使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思想理念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与市场同步,有助于企业打破传统经济模式的困境,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于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保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二、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拓展与创新现状

(一)企业管理会计建设视角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建设视角方面呈单一状。长期以来,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都是企业能够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中,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动态流向都会经过财务记录与整理,以作为企业领导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参考的依据。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各类企业的竞争力猛然增高,因此,企业的压力也在随之增大,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人员已经惯于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着重点基本都在于企业的成本与支出方面,而忽略了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考虑,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手段落后

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需要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来开展,因此,需要管理会计建设人员必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从而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会计建设人员都缺乏创新意识,将严格遵守规范来进行工作当作财务人员应该必备的职业操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很难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创新,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及时纠正管理会计建设人员的认识偏差,应鼓励管理会计建设人员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对落后的管理会计建设手段进行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机制不健全

提高监管力度能够为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建设工作都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约有54 %的企业尚未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完善的监管机制有助于提高管理会计建设人员的严谨意识,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等现象,从而降低企业风险,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透明原则,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保障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现代化企业中,管理会计主要是为现代企业管理而服务的,虽然同属于会计类型,但是管理会计和传统的财务会计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借助管理会计,企业能从相关数据、政策的调整等方面把握当下经济发展所处的大背景,并为今后企业自身的发展获取更多科学且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三、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拓展与创新策略

(一)应用管理学专业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

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因此,应用管理学专业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其内涵是一致的,可满足财务工作的管理需求。

第一,应用管理学专业来控制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市场的环境与形势等。企业内部环境则体现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政策以及企业体系结构等。其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息息相关,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能否切实发挥其作用、能否贯彻执行到位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能否得到应用的重视都是由企业内部环境来决定的。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应加强拓展与创新,从而使企业管理层能够放权给管理会计建设部门,有助于提高管理会计建设部门的活力。

第二,应用管理学专业来控制企业风险。企业风险包含很多个方面,如从经营的角度而言,市场金融、国家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会计建设等,再如从作业角度而言,作业现场、事故以及内耗等,这些风险的产生都会给企业财政状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企业风险的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应用管理学专业来控制企业发展决策。在企业领导层需要制定企业发展方案时,管理会计建设部门所提供的企业资金动向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由财务部门来给予经济支撑,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拓展与创新,使管理会计建设工作中的上报、审批以及核实等流程能够严格执行,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贯彻落实。

第四,应用管理学专业来对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加大对管理会计建设的监管力度,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的有效性。此外,利用管理学来实施监管工作,可以从国家政策层面与相应的法律法规方面对管理会计建设形成有效控制,避免因管理会计建设人员的主观因素而导致企业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应用经济学专业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

应用经济学专业来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切入点来展开。以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方面应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对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做好长期规划,并提前计划好有关通货膨胀的应对办法,同时,还要针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进行财务评估,从而保证企业后续的发展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以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拓展企业产业链条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管理等方面与市场经济、投资以及金融等环境密切相关,对企业财务调整力度的大小影响力极大,因此,在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中,将货币政策与金融管理等内容引入其中对其进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第一,应对企业经营的重点与经营内容进行创新。在传统观念的视角下,企业经营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资本的保值与增值上,在保证这个基本前提不改变的情况下,再提高资本的配置。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下,企业经营的重点应建立在企业现有资本的基础上,再激发管理会计建设的潜能进行产业结构的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应以微观角度为起点,对企业投资的方向进行严格把控。企业在对经营重点以及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过程中,应先对市场环境与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再合理利用资本对投资方向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投资方向时,应将长期利益作为重要参考因素,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以免降低了管理会计建设的有效性。如有的企业对发展新产业具有严重的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不愿意为新产业加大投入,担心投资过大、后期收益效率慢,却没有意识到新产业会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与长足发展的机会。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建设人员要着眼于长足利益,把控企业的投资方向,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重要作用。

第三,应从微观角度入手,对企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进行拓展。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投资与融资是行之有效的渠道。但经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在稳定情况下,企业可对投资项目逐渐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效益能够持续上涨;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对资本的增量进行严格管控,并对投资与融资的渠道进行进一步的评测与监控,以便能够从中获得可靠的信息,避免做出错误的投资与融资决策。加强对投资与融资渠道的拓展,有助于完善企业资本增量体系,降低企业资金流动的风险。

第四,从经济学微观角度来看,资本配置的效率对于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建设人员在对企业资本进行投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回报期,以确保不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结 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多学科视角下,对企业管理会计建设进行拓展与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应用管理学专业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应用经济学专业拓展与创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管理学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