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021-11-24 14:50黄晓婷
活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积极性理论

黄晓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北京 100029)

人员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议题,有效用好每一位员工的长处,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有效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日渐加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帮助企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较为现实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方式,才能较好地对员工起到促进作用,才能准确改善企业的人事管理现状。激励理论是从人的心理、客观动机等方面,对人的行动预测做出全方位的理论解释,企业在运用激励理论进行管理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推动相关激励措施的落实,并在实践运用中不断修正完善。

一、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

作为对人的行为预测与引导,激励理论充分激发调动了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不断深挖人的潜能,并在企业中运用,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提升人员管理利用效率,为企业的运行提质增效。激励理论作为对相关规律、原理、运行机制与方法的总结,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需要型激励

这是指激励的使用需要接受人有这方面的需求,即人有需求动机,并以此展开相关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满足激励对象的实际需求,进而有效提升被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企业员工自身的需求,是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重要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在实际进行激励员工时,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找到共同的核心基础,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手段与方式,当然这需要从心理学的需求理论中仔细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二)过程型激励

过程型激励是完全依附在需要型激励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管理学者在需要型激励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针对激励人的需求,需要分析影响其行为要素的根本原因,在找到这些因素后,需要充分分析其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行为进行合理预测,进而加以干预控制。针对这方面的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目标理论、强化理论。企业管理者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将这三种理论充分运用。期望理论,就是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动机,这其中可能含有需求、实现目的与吸引性等,当激励手段被激励目标感受到,并认可且有一定的实现可能,就会激发其发挥自身潜力,激活其主观能动性。目标理论,是指很多时候人们都是需要一定的目标指引,才能看清行动的方向,能否完成激励个体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与预设的目标是否合理有关,只有合理合适的激励目标,才能充分调动个体的行动积极性。

(三)状态型激励

状态型激励是建立在激励效果后,即个体在感受到激励手段,并不断实现激励目标后的满足状态。相较于前两种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上的激励理论,状态型激励就是对个体的正向激励反馈。在实施激励手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应的机制与标准是否公平公正,如果不能满足公平公正的原则,个体的激励意愿就会大幅下降。这个激励理论的表现基础,就是通过激励结果的公平性对于个人的影响产生的,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找出其中不公平的因素,通过有效的措施与手段进行合理规避,有效保障员工积极性的维持。

二、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运用,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并通过激励理论的自我实现需求,提升员工对于自身发展的规划,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积极因素与基础条件。员工在企业中,不仅要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如薪酬、福利待遇等,还有较高的精神需求,如自我实现、境界需求等。因此,企业在激励员工的过程中,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为员工在人际关系的建立、相互尊重等方面,打下激励需求的重要基础。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提升与潜力发挥,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企业的效益提升

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是企业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经济主题,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在运用激励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公司的人事考核制度,通过激励理论来促进公司人事考核制度的完善,全方位为员工建立公平合理的人事考核机制,通过激励目标的实现,带动公司员工绩效的整体提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较为坚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三)有助于提升公司人事管理水平

企业的人事管理,是企业对员工的综合性管理,也是激励理论运用的重要场景。适当的激励肯定会大幅度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强化相应的人事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管理与运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与手段,对于公司的人事管理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人事管理水准。

三、激励理论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

我国企业种类较多,各自的体制结构与人员组成也是大不相同,但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还是有许多共通性的。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是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的根本条件,也是员工愿意被激励的重要精神意愿。因此,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是极为重要的。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岗位分配、人员选拔、薪酬匹配等方面,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对员工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再制定出合理的制度与标准,才能让员工感受到其中的公平合理性。

(二)为员工创造自我实现的平台

按照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的自我需求层次理论,员工不光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这种需求理论,在丰富工作内容、规划目标、提供有效培训等方面,为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工作舞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针对不同的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梯性的目标需求,让员工在一步步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产生自我认同,厘清自身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不断成长的员工,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养水平。

(三)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

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加上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进一步加大了员工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注意疏导员工的心理压力,就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危及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员工的工作意愿。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加强公司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让员工能对公司吐露心声,讲述需求,为员工的心理压力提供释放窗口,提升员工的合作意愿。这对于激励理论的有效实施,是有着巨大帮助的。

(四)建设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员工加强企业认同感的重要文化需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员工之间建立互信,提升企业的和谐氛围,让员工在共同的企业文化价值中实现自身的需求,强化员工之间的团结互助、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优良拼搏精神。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除了价值标语的粘贴,还需要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其中,通过相关的活动,让员工认可企业的文化价值,提升员工的活动需求,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升华。

结 语

在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在管理中需要积极开拓思路,深化运用激励理论,让其在企业管理运行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激励理论的实践运用,让企业员工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并通过企业的激励机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需求与人生目标 。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积极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浅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