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

2021-11-24 00:51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卫生公立医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期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立足新时代健康供求的主要矛盾,通过完善健康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整治、全民健康素养等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进行全方位探索。健康中国战略从形成、发展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人民健康、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是人民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出发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确立了根本立场。

(一)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根本。马克思曾指出“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可以概括理解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包括生存需要、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等,而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贯穿美好生活的全过程。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近年来,党和政府带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快建设健康产业、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我国正处于攻坚脱贫的决胜期,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补齐健康短板是农村脱贫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党和政府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服务量达20.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增长5.7%,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3.3%,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二)“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针。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改变了长期以来国民追求“健康”的路径,顺应了世界健康发展趋势,深刻揭示了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一种“新健康观”。国家卫生健康委马晓伟主任认为:“新健康观大大超越了传统的疾病防治范畴,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作为制定实施各项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力求将各种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健康中国”不单是一项技术性、业务性工作,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民生问题,而是一项极其崇高的特殊事业,是卫生健康领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和政府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列入执政为民的重要使命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回顾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到来,党和政府紧跟时代主题,提出适应当时国情的工作方针,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卫生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形成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强大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战略纳入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紧紧依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公立医院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章》为遵循,全面部署和安排公立医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新时期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方向,有利于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为健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制度保障。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随着国情的变化经历了多次重构,现行有关医药卫生领域的单行法律已然不少,如围绕宪法制订了《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但缺乏科学的体系规划和完整的基本法律法规。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特别是2020年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暴露出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发挥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卫生与健康工作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填补了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法治建设方面统领性基本法的空白,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我国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实施的健康策略引入中国的具体体现。如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需要立足国情,运用健康视角将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相联系,促进健康理念融入公民的思想认识和观念中、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融入经济发展体系中,从而营造健康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目标。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方向,不仅有对政府的目标任务,还有对社会和公众的指导建议,切实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各个方面,促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健康。

四、结语

“健康中国”不是一系列健康领域政策、制度的简单排列与组合,而是由多个组织、多种规则集合而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结构的系统化整体,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共同谋划,全社会共同参与。新时代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党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上融入健康,把“健康”融入各项发展规划;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教育引导全民参与,把健康观念、健康意识转化为健康行动,全面提升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切实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形成推进新时代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坚强力量。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卫生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智取红领巾
卫生歌
讲卫生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