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形结合 解决数学难题

2021-11-24 08:41何映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难题数形解析

何映霞

(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 23150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特点,结合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初中数学难题解答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联系起来,借助代数方式解答几何问题,利用几何图形解答代数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题目解答难度,有效解决数学难题.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借助数形结合使得难题简单化

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多数的数学题目看似简单,但其题目中隐藏着几个干扰信息,并且数学题目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数字进行描述,使得题目较为冗长繁琐,解题较为枯燥,学生很容易掉入陷阱,使得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甚至会影响到学生自信心,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形结合的引入,帮助学生解答难题,根据题目叙述通过图形展示,清除题目中的干扰信息,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降低题目解答难度,顺利完成题目解答.

例1x、y、z均为介于(0,1)之间的数,求证:x(1-y)+y(1-z)+z(1-x)小于1.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x、y、z均介于(0,1)并且出现了x(1-y)、y(1-z)、z(1-x)三个代数式,如果按照常规解题方式,难以完成题目求解,解题过程非常复杂,很容易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方式,对题目进行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画出一个正方形,并且正方形的边长是1,之后,在边上分别划分部分,分别表示x、y、z,如图1所示.通过对图形进行分析,将三个代数式转化成图形面积,并且做出相应的分析.如x(1-y)表示其中的一个长方形面积,同理对其他两个代数式进行分析.那么x(1-y)+y(1-z)+z(1-x)则转化成图形面积,而正方形的面积是1,所以得出x(1-y)+y(1-z)+z(1-x)<1成立.

通过对上述例题的分析,在数学难题解题时,教师应当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形,将复杂题目简单化处理,帮助学生思考和解答难题,明确问题解决思路,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二、借助数形结合使得难题形象化

数学学科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多数的初中学生来说,语言叙述较为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直观形象的信息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虽然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在实际的数学难题解答中,依然有着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面对难题,能够结合题目意思,将文字叙述转化成直观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对已知条件进行整理,寻找其中蕴藏的信息,有效理解题目内容,找出难题解答突破点,有效解答数学难题.

例2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ax+b和x轴的两个交点为A(1,0)、B(3,0),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直线BP与y轴的交点是C.(1)求解抛物线y=-x2+ax+b的解析式;(2)当P点是线段BC的中点时,求解P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求解sin∠OCB的值.

解析(1)根据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x2+ax+b中,得出a、b的值,完成解析式求解.

(2)的解答中,根据C点的横坐标为0的条件,确定P的横坐标,将横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出P的坐标.

对上述例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题目的意图和思路,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将题目更好的展示出来,促进数与形的转化,实现抽象向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已知和未知信息,有效解答数学难题.

三、利用数形结合分析数学难题

在初中数学难题的分析中,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与形的关系,结合相关的数学理念,灵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完成数学难题解答.在初中数学中,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是重要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题目解答较为困难.面对数学难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分析数学题目,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例3 某人的生活费用是通过家教服务劳动获得的,此人每天家教服务时间是x小时,该月得到的费用是y元,已知此人的基本工资是150元,x和y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3所示,根据图象求解此人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目意思以及图象分析可以得出,此人的基本工资是150元,每个月家教时间在20小时内,绩效是每小时2.5元,家教时间超过20小时,超出20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是4元.通过这样的方式,列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完成题目的求解.

在数学难题解答时,通过对函数图像进行观察,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已知信息,明确函数解题方式,深入发掘和分析题目,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思考和解答难题,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四、借助数形结合强化知识应用

通过数学解题教学,加强学生知识理解,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往的初中数学解题中,学生常常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使得题目解答较为困难,影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培养.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数学难题解答环节,加强课堂指导和引导,灵活利用数形结合方式,完成数学难题的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并且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解析在此题解答时,通过阅读题目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画出相应的数轴,对题目进行分析,在数轴上找到E点的位置,完成题目的解答,计算出E点对应的数.通过对数形结合方式的利用,对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进行利用,完成数学难题的分析和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解题,保证学生解题效率.

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数学解题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难题解答中,应当引导学生灵活利用数形结合,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有效解答数学难题,丰富学生解题体验,锻炼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难题数形解析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狗之难题
睡梦解析仪
难题大作战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