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建构理路

2021-11-24 13:06单丹丹王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思政

单丹丹 王丹

DOI:10.15938/j.cirkl.iper.2021.05.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5-0007-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当今国际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国家安全帶来巨大挑战,防范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至关重要。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要求,(《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在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所阐述的国家安全主要内容,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改革明确了方向,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复兴责任担当。

一、融入的战略意义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本科阶段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史、宪法法律、改革开放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结合当今世界国际背景和国内实际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我党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提出一直引起广泛的共鸣。但是,纵观2018版的高校思政课教材,除概论课在论述我国现代化民生建设中提及,这一重要思想在其他思政课教材中并未得到应有体现。为了更好地使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本文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的必要性、特点、体系建构等方面展开讨论。

1.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复杂的百年大变局决定了融入紧迫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面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球交往日益密切、大量移民涌向国外、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明显等。然而,正当人们热议人类即将进入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的时候,全球化发生了逆转:英国脱欧,欧洲一体化严重受挫;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移民,藐视和破坏现存的国际秩序,接二连三的退出国际机构,对华强硬政策为近50年来前所未有等。2020年年初至今,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迫切要求。然而,在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面前,一向以世界警察、世界秩序的构建者和维护者自居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破坏全球范围内的抗疫合作,而且出于个人私利和狭隘的政治利益推诿责任,嫁祸于人,对中国进行联合施压、极限施压。中国南邻印度也趁火打劫,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印度国内反华、仇华甚嚣尘上。上述背景表明,中国的安全面临新形势,我国在多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安全观为我们新形势下迎接新挑战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在高校思政课的讲授中,要在讲授内容上做出新的规划、在讲课时间上做出新的安排、在讲课方法上做出新尝试,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有机的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当中。

2.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弱化问题决定了融入必要性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讲话(以下简称“318讲话”)提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2020年4月28日引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把集中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此,习近平特别强调,“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实践和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全面开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3.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认知规律决定了融入可能性

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从意识形态上看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国际战略格局上,还是从意识形态上,都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我们越是发展壮大,他们就会越焦虑,就越要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

二、融入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和体系博大精深,要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必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为了谨防高校思政课淡化意识形态的问题,在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基础上,在融入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三种路径原则:人民性原则、系统全面性原则、“八个相统一”原则。

1.把握根本原则——人民性原则

“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战略方针上,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是人民安全,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根本所在。以“人”和“人民”为核心的概念提出,肯定了非传统安全观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新安全观对“人的安全”价值的肯定和关怀,更是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安全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演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只有保证人民的安全,才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我国对人的安全问题都给予很大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来保障人民安全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党的初心根本上是一致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重视物的安全,并且更加重视人的安全。习近平的国家安全思想处处体现着人民性这一特征,一切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民。他还指出,国土安全固然很重要,但是离开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我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民。

2.把握内容原则——系统全面性原则

新形势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传统国家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凸显,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为指导,遵循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尤其是00后大学生的特点,系统全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构建,是构建融入内容体系的主要原则。

2014年4月15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12个重点安全领域”,即构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国民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内容要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在这些安全领域面临哪些内外威胁,国家利益是什么。系统全面性原则还体现在,比如,网络安全与许多领域交融影响,成为当前我国安全观教育内容面临的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上与网下的边界日渐消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场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融入思政课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应该是多视角融合、多安全领域交叉的综合教育,必须把握好内容体系系统全面性原则。

3.把握方法原则——“八个相统一”原则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系,与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是在坚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基础上,把国家安全教育进行创新性的融入,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在“318”讲话中对思政课的新时代创新工作提出了“八个相统一”要求,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原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方法论。坚持“八个相统一”为方法指导原则,着力探寻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体系、教学体系、教育体系等路径、策略。

三、融入的理论教学路径建构

“教与学的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要遵循高校五门主干思政课的教学规律,与学生在这个时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形成有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1.国家安全意识启蒙专题——坚定培养国家安全思维素养

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今年的2021版新的道法课教材结构上由绪论和六章内容构成。主要以担当使命复兴,成就伟大时代,做好时代新人为主线,对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领悟人生真谛,把握好方向提出新要求,引导学生以实现理想,坚定信念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以弘扬中国优良传统,发扬中国精神等为引领,以锤炼道德品格和提升法治素养为规范准则,成为有精神、有信念、有品格的时代新人。

可融入逆全球化引发的世界安全和国家安全案例,阐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国家安全的新增法律内容融入相关章节中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法治的进步,培养学生养成维护国家安全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2.国家安全历史教育专题——坚定国家安全道路自信

将国家安全历史教育融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2021版课程。在2018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了部分内容,整体上是从中国近代开始,一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屈辱,解放民众,奋斗建设的历史。如果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去理解历史,就需首先明确国情、国史,并准确掌握党史,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要有总体安全意识。倡导总体安全,消除安全异化,各民族平等相待、彼此尊重、互帮互助。因此,强大起来的中国走上了反对霸权主义的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我党的领导极具必要性和必然性。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用历史发展逻辑阐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奋斗史,但是现代意义的“落后就要挨打”,不仅仅指经济的安全,还涵盖了军事、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等安全问题,最终要激发学生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3.国家安全基础理论专题——坚定国家安全文化自信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基础理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2021版的原理课教材从整体上是反映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帮助学生掌握贯穿世界中的基本原理,具备分析、思考、判断、实践的能力。新版教材第五章中介绍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介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质和政治体制的本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永恒的矛盾,会出现规律性的金融危机,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对私有制的维护和对个人主义的捍卫。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

唯物辩证法可剖析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可分析从单一国防安全到总体国家安全、从传统国家安全到非传统国家安全等的变化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一实践一真理的核心;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以人民安全”为根本宗旨,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家安全一切要依靠人民;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在立场和方法上廓清意识形态国家安全,防范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话语对大学生的影响,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4.国家安全制度教育专题——坚定国家安全制度自信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制度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摸着石头过河”—“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是治国头等大事”—“全面提高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深化,可让学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基本方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将逆全球化现象和最新国家安全案例融入教材中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防和军队建设、特色大国外交深入解析新时代我国内外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5.国家安全形势教育专题——坚定国家安全理论自信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形势教育融入其他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的阐述,各高校可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可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我国最新的指导思想中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开设这些相关课程的考量。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国际国内背景、主要内容等,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平国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党史、世界历史等相关课程。

四、融入的联动路径建构

“高校思政课创新机制建设鼓励学科交叉、面向实践。落实现实中的学术研究,一定需要有一个宽广的学术视角。通过建立多学科学术平台,促进学科融合。”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篇大文章: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可以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相融合、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与大学生国防教育相融合、与大学生时事政策教育相融合、与大学生国情省情教育相融合,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上述各种各类教育实践环节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互为支撑,形成各学科的“思政课程联动机制”。

1.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路径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实践教学,要坚持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一个样,可通过“四维教学法”,就是通过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渠道,全方位展开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与渗透。会同宣传部、团委、学工等部门探讨组织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活动的有效方式;理论教学层面,将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通过案例教学、结构性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机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

首先,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编制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教学大纲、建设符合我国安全教育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要拓宽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渠道,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具体专业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自由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最后,要运用新媒体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创新课上和课下实践教学形式、创新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形式、创新线上和线下实践教学形式。

2.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机制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综合性论题,需要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跨学科、多领域交流是必然趋势。首先,需要组建高校实施工作领导机构,建立校党委领导下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统一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需要加快整合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创建高校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案例库,开发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在线课程,创作国家安全教育的艺术微视频作品等举措;最后,必须加强高校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职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参与各类国家安全教育师资培训,优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科研项目。

3.建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没有反馈和监督机制,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无法达到闭环,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亦如此。首先,应完成国家安全教育理论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实施。高校在加强传统安全思想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应增加安全觀、发展观、生态观、多元文化观等教育。仅以安全观教育为例,应积极借鉴安全学的研究成果,对安全的内涵、获取安全的方式、途径等展开研究,进而“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其次,应完成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实施。在实践环节建设契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作为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阵地;加强“绿色论坛”直播视频的创建和管理,鼓励大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也可完成评价环节,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最后,应有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收到哪些实效进行考核,定期及时掌握融入的有效性,增加创新性,实现可行性。

除此之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解构不仅需要高校思政课“3个融入原则、5个理论体系、3个联动环节”,还要依托家庭、社会、国家、高校协同发挥作用,让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产生联动效应。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价值意蕴,通过国家、社会和高校的融合机制引领价值导向、建构思想认同、激发行为养成等方式外化出先进理论的现实红利。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思政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总体动态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