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2021-11-24 00:19张永建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语文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文章立足初中语文教学,以初中二年级语文课程为例,分析了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单元主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30-0016-02

引  言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同一单元内不同课文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突出单元内课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1]。教师应对单元内原本分散的课文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系统,将单元主题作为系统的中心,秉承“以点带面”和“授人以渔”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推进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

(一)整合构建碎片知识

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包含的内容更多,能够将单元内的教材内容重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现状来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科学整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整个单元的内容和主题,将看似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统编版教材的编排设计来看,单元内课文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强,主题更明确,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及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将阅读和写作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教材内容的创新运用。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阅读是重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增量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精准选文,重组单元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求语文教师在整合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能力。文本语言形式是随作者的个性而变化的,不同文本的语言运用特点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立足教材内容,根据单元内不同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重组,突出单元主题,明确教学任务,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课文都是古文,但文体和语言风格大有不同。鉴于这一差异,教师在整合单元主题时,就可以挑选具有同样语言特点的课文进行重组,帮助学生建构更加明确的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阅读,以“语言运用”为议题,将《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三篇文章整合成一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鼓励学生围绕“山”这一意象展开阅读,分别采用粗读、精读、比较、联结、统整等阅读方式,对比分析郦道元、陶弘景及吴均极富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

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对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辨识,掌握了侧面描写、白描、化静为动等写作手法,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提升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细化单元主题,读写结合,丰富学生感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善于拓展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除了整合单元内课文,还可以立足单元主题进行文本资源拓展。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师首先可细化文本主题,开展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入老舍的《我的母亲》、胡适的《我的母亲》等文章。显然,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是坚强的;而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是严厉的;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是和蔼的、任劳任怨的。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教师可进一步细化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故人难忘形飞扬”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点评,分析不同作者笔下母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差异和共同点,以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接着,教师可以“人物形象”为议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印象中的“人物”。这样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依托单元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師可以“新闻”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与新闻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新闻的导语、背景、内容、结语及播报技巧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新闻编写、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自觉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并将其编写成新闻稿,在班级内部进行新闻播报。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看看哪位学生编写、播报的新闻最好,并给予其奖励。

借助上述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逐步提高综合能力。

(四)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单元学习框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必须突出单元内课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常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对单元内所有的课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再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学习框架。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整个单元的核心主题是“情操与志趣”。指导学生学习完单元内所有课文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情操与志趣”为关键词,完善单元学习思维导图,将单元内所有课文中的经典语句整合到思维导图中,对经典语句进行分析点评,并拓展与课文“情操与志趣”表达相似的古诗词、名人名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建构知识框架,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了巩固复习、延伸拓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是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充分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群文阅读的直接形式之一。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整合单元课文,重组单元主题,拓展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增加阅读量,主动建构和运用知识,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陈莹莹.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探讨[J].新智慧,2020(23):67,69.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群文阅读视域下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批准号:FJJKXB20-1034)的结题论文。

作者简介:张永建(1972.11-),男,福建莆田人, 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获晋江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名班主任”等称号。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