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动机变化研究
——以日语专业第一志愿录取学生为例

2021-11-25 16:08辛金盈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日语学习动机动机

辛金盈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近年来,在学历社会等背景下,中国的日语学习者逐年增加,学生们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学习日语,学习的特点也呈现多样化。[1]在外语教学中,动机研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

一、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第一志愿是日语的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为访谈对象,以其动机变化为焦点,共设置两个研究课题:一是学习日语之后,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二是学习动机变化的原因。通过研究,以期了解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轨迹及其特点,为今后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与访谈、分析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文选取2016年入学的日语为第一志愿的7名日语专业学习者进行访谈,将各学习者编号为A—G,访谈时间为2019年11月。

(二)访谈方法

为把重点放在与学习者的谈话上,本次调查采取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在访谈中,请调查对象回顾从高考后填报到目前为止与学习动机变化有关的具体情况;访谈地点为学生宿舍。调查设置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为什么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

第二,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你对日语的态度或印象如何?发生改变了吗?

第三,现在除了上课,用多少时间学习日语呢?第四,确定毕业后职业发展方向了吗?

1.A对象的案例研究

填报志愿时,家人首先帮我选择了D大学,让我从这所学校的专业中选择一个。当时对于我来说学习哪种语言都一样,对哪个都没有兴趣。但是,那时候因为前男友在日本留学,所以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一开始,我对日语一点兴趣也没有,成绩也不太好,由于一年级的基础知识没有好好掌握,所以二年级的N2考试没及格。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合格了,自己不合格的话就太没出息了,所以我开始逼着自己学习日语。通过努力,我的N2考试以很高的分数合格了,很高兴。去年冬天,我非常幸运地得到去日本交流两周的机会,这次交流让我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大三,高级日语老师非常认真,在老师指导的一年里,我对日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日语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现在除了上课以外,我为了留学和毕业论文每天用5个小时左右学习日语。为了体验日本的生活,将来想进日本的大学院,现在正在准备山口大学的留学面试。

A同学虽然填报日语为第一志愿,但入学后对日语完全没有兴趣。上了二年级,因为N2没合格而受到打击,于是把日语作为任务开始学习。三年级上学期,A同学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最高,并喜欢上了日本这个国家,也受到老师的影响,有了将来想去日本留学的想法。

2.B对象的案例研究

D大学的王牌专业是日语,为了读学校最好的专业,所以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另外,D大学所在的城市有很多日企,比较容易就业;刚开始学语言的时候很兴奋,但是像五十音这样最基础的部分也没有学好。我觉得背起来很难。试着拼命学习了,但日语实在太难了,成绩很难提高,开始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日语。两年来忙于参加社团活动的我,虽然日语成绩不好,但领导能力和协调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我还是想进入好的企业发挥自己的长处。从三年级上半年开始一直参加与日语没有关系的实习;以后应该不会再用日语工作,上课就是为了能顺利毕业,课堂以外的时间完全不碰日语;决定在中国某大企业从事与销售有关的工作,工作和日语是否有关联也不重要。

B同学最初对日语不感兴趣,但因为在D城市日语专业容易就业而选择了日语专业。由于厌倦背诵单词等重复性的作业,期末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因此,B同学得出了自己不适合学日语的结论。另外,由于打算将来从事与日语无关的工作,因此现在只是为了顺利毕业而进行最低限度的日语学习。

3.C对象的案例研究

我在高中时代非常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想通过学习日语,来了解现实中的日本和日本社会。开始学日语,老师的发音很好听,我也想像老师一样用流利的日语和日本人交流。二年级开始参加日语角,日本人说我的日语很好听,被表扬了之后充满了自信,想和日本人更好地交流。进入大四,保研到本校读研究生,不仅想提高日语成绩,还想掌握日本文学、社会文化、语言知识等很多东西;既然决定继续作为研究生学习,就想提高自己的日语能力。除了上课以外,我经常在图书馆看书。

C同学以日本文学为依托,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感兴趣,想通过日语学习,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因此选择了日语专业。开始学日语时,想像老师一样拥有漂亮的发音,因此十分认真地学习。通过平时参加学校的日语角,在不断交流锻炼中产生了自信。四年级时,拿到推免资格,决定在本校继续深造,产生了进一步提高自己日语能力的强烈想法。

4.D对象的案例研究

我高中读的是理科,但我英语成绩最好,我喜欢学习语言,怀着挑战新语言的想法选择了日语;因为日语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新事物,所以很好奇,一直在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日语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一,还获得了奖学金。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奖学金,双赢。另外,能说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让我感到很开心;将来不想放弃日语,想好好地利用日语工作,想在日企从事翻译工作,现在正在准备CATTI的考试。

D同学因为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认为自己适合学习语言,进入大学之后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便选择了在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日语。在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之后,一直为奖学金而不断努力;另外,也感受到日语学习中的快乐。这与日语学习的动机有较大关联。到了四年级,因为想从事日语翻译工作,所以准备考取翻译资格证。

5.E对象的案例研究

我从小就喜欢日本动漫,因此曾经自学日语。因为有基础所以选择了日语;学习五十音的时候,发音漂亮,经常被老师表扬,为了不破坏老师心中留下的好印象而努力学习。到了二年级,学生会的社团活动多了,日语的学习时间变少了,总是埋头于和日语完全无关的活动。在大学参加学生活动也很重要,即使不能成为第一名,至少能顺利毕业,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周围很多人都考了N1,为了准备N1,我背单词和语法,但是真的不愿意背诵。可是,日语毕竟是专业所以想着无论如何也得努力。现在忙于找工作,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没有时间学日语。以后想在企业就职。

E同学以日本动漫为契机,进入大学前,学过日语;因此,与班里其他同学比,表现得较为突出,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产生了想要考第一名的想法。但是,二年级时,E同学忙于学生会的社团活动,开始觉得学习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学习动机发生了变化。高年级时,虽然认为背诵日语很枯燥,但清楚地知道毕竟是日语专业,因此有义务学习。只是,比起日语学习,E同学花费了更多时间在学生会的活动上。

6.F对象的案例研究

我从小就热衷于日本动漫角色的cosplay,空闲时最喜欢看动漫展。大学入学前已经通过了N2。因为非常喜欢日本,所以选了日语专业,将来想去日本生活。一年级上基础课时,老师经常拿我作为范本给同学做榜样。课外时间我也没怎么复习和预习,大多时间还是看动漫和日剧。二年级以后,教材的难度稍微提高了一点,在课堂上开始认真地听讲,成绩还不错,一直保持着全班前5名。不能说是努力型的,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在学习。现在,已经拿到了日本公司的内定,以后就更容易接触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文化了。

F同学由于对日语的喜爱而选择学习日语。后来,他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并没把日语作为任务或科目来学习,而是享受着日语学习的快乐。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四年级时,实现了最初的想在日本生活的愿望。

7.G对象的案例研究

我本来想学习财经类专业,但是分数差录取线还很远。父母替我选择了D大学,因为日语是D大学的王牌专业,便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其实我对语言完全没有兴趣。开始学习,老师让记五十音时,我觉得日语太枯燥了,背起来很吃力。虽然没有兴趣,但我本性认真,上课的时候还是认真听讲。但是,我想学习财经的心情一直没有改变。一年级结束后,我有了想要读财经类研究生的想法。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大学70%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与财经有关的东西。现在,正准备经济方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G同学并不是因为兴趣而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进入大学学了五十音以后,他认为日语背起来很吃力,也很枯燥。一年级结束后,决定毕业后转入与经济相关的学校读研究生,将来从事经济有关的工作。做出决定后,G同学比起日语专业学习,更注重经济方面知识的学习。

(三)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是两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是通过对变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取各种各样情况的本质变量来说明整体。但是量化研究法很难着眼于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阶段”“不同时间点的心理状态”。[3]因此,本研究以其动机变化为焦点,对学习动机如何变化及相关原因进行质性访谈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从这次调查中得到如下结果:

(一)学习者学习动机类别

日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动机各有不同,可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和不变型三个类别,进一步验证了王俊(2016)的研究结果。

1.上升型学习动机

上升型学习动机包含两个学习过程:一是通过接触日本文化和日本人,学习动机变强,想努力学习日语,然后去日本留学;二是由于自信度提升,成绩不断提高,获得了奖学金,学习动机上升。

2.下降型学习动机

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讨厌背诵日语单词等情况反复出现,将日语学习置于大学生活的最底层,把取得毕业证书作为日语学习的目的。另外,也有很多学生到了四年级,忙于找工作,日语学习动机也在逐渐下降。

3.不变型学习动机

该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日语没什么兴趣,觉得日语学习枯燥无味,将来想进入和日语完全无关的领域,因此只完成最低限度的日语学习;二是填报志愿时就对日语有浓厚的兴趣,大学四年下来,对日语的学习热情依旧很强。

(二)学习动机的变化

分析学习动机变化的相关因素可知,7名调查对象都把日语作为第一志愿,但并不都对日语感兴趣。一部分学习者受“容易就业”“王牌专业”等外在动机的影响,最初虽然对日语学习没有兴趣,但在外在动机影响下填报了日语专业;另一部分学习者以喜爱“语言学习”为动力学习日语,他们都有“学日语很开心”“有自信”等“内在动机”。特别是到了四年级,日语学习容易受升学或就业等因素影响。调查表明,第一志愿为日语的专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动机变化的原因大都受就业、升学及奖学金等外在动机的影响,而一些外在动机很容易转化为“被表扬了很开心”“学习日语真好”等内在动机。

本次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次调查对象是日语为第一志愿的专业学生,被调查的7名对象很难代表所有的日语专业学习者;二是本次调查是请学习者回顾从日语学习开始到目前的学习动机变化,很难捕捉到动机的细微变化。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笔者将以调查对象进入大学为起点,定期对其进行跟踪调查、访谈;采用质性和量化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到的数据更具多样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日语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动机比能力重要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