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中汲取强军奋进的力量

2021-11-25 18:08李建松
政工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强军斗争党史

李建松

习主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历史为镜鉴、与时代同步伐,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主动扛起练兵备战、领兵胜战的如山使命,从党史中汲取强军奋进的力量,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一是增强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我们党和军队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无往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立起了强国强军的时代精神旗帜。领导干部要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带领部队始终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和战斗。重点把握四个关键字:学,就是紧跟习主席的思想步伐,发扬“学到底、学到边”的精神,原原本本学、追根溯源学、体系贯通学、融入实践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悟,就是要读懂党的非凡历程、非凡成就,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体悟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中国、如何改变世界,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自觉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领,就是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运用自身学习成果引领官兵,把部队带上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彻底武装的胜利大道。做,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成果落到主观世界的改造上,落到领导水平的提升上,落到部队建设的成效上,落到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

二是掌握部队建设的政治主动。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顺势而为,就能掌握主动、不断前进。领导干部把方向、统思想、带部队,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敏锐,牢牢掌握部队建设的政治主动。关键要做到“三个有”:一是有善学的态度。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首先来源于学习上的主动。要紧跟新军事变革潮流、紧盯高精尖武器装备发展、紧盯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更迭,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推动知识扩容、思维升级、理念更新,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二是有洞悉的敏锐。把握政治上的主动就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善于从重大敏感事件中研判国际国内形势,从个别问题和苗头中洞察倾向性问题和现实隐患,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培养提升审视大局、掌控全局、预见大事、顺应时事的能力水平。三是有系统的思维。政治主动是全局的主动、系统的主动,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陷入一时一事一域。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着眼长远分析把握当下,立足大局谋划部署任务,不能简单就训练抓训练、就任务抓任务、就教育抓教育、就安全抓安全。去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法规接续出台,涉及作战、党建、基层、教育、保障,对部队全面建设具有系统性、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领导干部要带头站在大局全局去理解把握,用法规意识支撑系统思维,推动全面工作的改革重塑、提档升级。

三是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刘伯承元帅讲过:“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根子还在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人民军队愿意为人民牺牲一切。新时代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要做到“三个讲清”:一是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讲清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只有赢得人民这个“江山”和“靠山”,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二是围绕“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讲清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人民子弟兵甘愿牺牲一切,必须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而战。三是围绕“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讲清是老百姓的“千层底”送我们过了雪山草地,是“红嫂”的乳汁养好了我们的伤口,是人民的伟力让我们赢得了战争,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军队如何变革,宗旨不能丢,特别是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激发更多战争潜力,需要汇聚更多智慧力量,更要依靠人民。

四是提高应对挑战的斗争能力。习主席强调,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要统筹好建设和备战的关系,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提高新时代应对挑战的斗争本领,需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斗争意识。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我们今天斗争的大方向,就是要坚决完成习主席交给的任务,各级指挥员要知险就控、有险必控,该斗争的坚决斗争,决不妥协,决不懈怠,确保习主席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到位。二是增强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强军兴军主战场、军事斗争最前沿,深入探索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准确掌握部队作战能力底数和战场环境情况,重点解决“五个不会”的问题,全面兴起以上率下研究打仗、准备打仗的浓厚氛围,把指挥打仗能力素质搞过硬。三是掌握斗争艺术。斗争不是争斗,更不是斗气,有时得硬碰硬,有时得迂回、婉转,以柔克刚、绵里藏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时因势、因人因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应和掌握斗争的特点与规律,重在育先机、开新局,改变高风险期的被动局面,塑造于我有利的斗争态势和发展环境。

五是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习主席视察广西时讲道,“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我们血战湘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培塑强军打赢的底气。一是强化紧迫意识。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是全军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抓准备没有一点退路,跟不上只会远远落后。作为指挥员,要带头强化“今晚就要上战场”的意识,从党史中感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紧而又紧抓好作战准备,确保如期实现目标。二是提升攻坚能力。当前,部队战斗力建设还存在不少堵点卡点难点,要发扬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精神,从实战化演训活动任务抓起,下力解决影响制约备战打仗的重难点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焕发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制胜优势。三是培育战斗精神。加强政治作战教育动员力研究,细化分解指标要素,精准抓好战斗精神激发培塑。学习战史战例战将,深化“三信一书”做法,发扬“两不怕”“三争”“亮剑”等部队特质精神。

六是铸牢听党指挥的政治本色。从党史中汲取力量,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我们这支军队是怎么来的,把“归谁领导、听谁指挥”这个根本性问题搞透彻。一是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持续用力。这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关键在于把政治忠诚摆在首位,把维护核心作为首要,把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首责,从思想和行动上牢牢掌握部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党中央、习主席指挥。二是在锤炼党性上持续用力。无论是各级党组织还是党员个体,党史学习教育的末端指向都在于党性上有升华,具体讲就是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学党史就是要感悟忠诚为党、一心为民、牺牲奉献、奋斗进取的精神特质,以史为鉴加强党性修炼,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永葆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三是在务实作风上持续用力。察实情,准确掌握部队建设底数和规律,摸透官兵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讲真话,从党的事业出发,靠党性锤炼、自身过硬、责任担当、自我革命,增强敢讲真话的勇气,掌握会讲真话的方法,浓厚想讲真话的氛围。干实事,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火开刀,砍掉那些束缚战斗力的枷锁,让广大官兵轻装上阵练兵备战,真正让一切工作回归到备战打仗的正确轨道上来。显本色,常想从军之初、入党之初、为官之初,用信仰撑起事业,用党性擦亮初心,没仗打的时候带着部队练打仗,有仗打的时候带着部队打胜仗。

猜你喜欢
强军斗争党史
我的科技强军梦
第一次学党史
强军战歌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